第十一章(5 / 9)
quot;这驾牛耕田的人不正是四王爷吗?田埂边站着的是四福晋呢!"康熙笑说:"还有呢?"我心中已明白过来,但口中却笑说:"别的奴婢一时倒看不出来什么,只是觉得图绘的好,不过最难得的是寓意。"康熙侧头吩咐李德全:"把前两年刻版印制的南宋楼俦《耕织图》寻出来。"李德全忙出去吩咐。不大会功夫,太监捧着画进来。李德全接过,在桌上慢慢展开,两幅图一模一样,只除了人物长相。
我拍了下额头,笑说:"奴婢该打!日日跟在万岁爷身边,却如此不上心,连万岁爷中意的画也未想起。"康熙赞许地看了四阿哥一眼,微笑未语。
康熙低头细细看着两幅画,四阿哥眼神从我脸上一瞟而过,我唇边含着丝浅笑静静立着。康熙仔细读了四阿哥自己画下的题诗。点头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先-,朕每年春天都要在先农坛祭祀先农诸神,还亲自指导种植御田,又常向朝中官员强调,就是希望为官者务必重视农耕。立国之本呀!"四阿哥躬身回道:"儿臣效仿皇阿玛,在圆明园中,开了几片地,亲身体验农耕之乐苦。"康熙点头道:"你倒说说,乐从何来?苦又从何来?"四阿哥回道:"田园生活,自在写意,不仅心境舒畅,少了得失计较之心,人变得豁达,而且耕种时身体也得到舒展,更为康健。这几日收获亲手所种的瓜果时更是难言之喜。苦就是,儿臣种了几片地已觉辛苦,今日怕太阳过毒,明日又担心雨水太大,想及民间百姓终年操劳,风吹日晒,一旦旱涝,就可能颗粒无收,不禁感叹。"康熙点头未语。我躬身向康熙行礼后静静退了出来。他如今是越发深藏不露了,凡事都细察康熙心意,极尽孝顺,从无违逆。康熙对他疑心肯定未逝,但长此以往,水滴石穿,只要不出差错,完全释怀是迟早的事情。
而那一位却是锋芒欲敛不敛,一面依旧与朝中大臣往来,一面对朝中众臣说勿再保奏他为太子,否则"情愿卧床不起".康熙听闻很是反感,立即严斥:"尔不过一贝勒,何得奏此越分之语,以此试探朕躬乎?"并认为他"甚是狂妄,竟不自揣伊为何等人","以贝勒存此越分之想,探试朕躬,妄行陈奏,岂非大奸大邪乎?"他这不慎之举越发加深了康熙从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