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5 / 6)
,在家里也沉默少言,两个儿子自小由他亲自教养,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之下性子与乃父如出一辙,廷玉更是小小年纪就少年老成,从不做小儿态,每日兄弟俩早晚到正房问父母安,查过功课后父子三人就都像锯了嘴的葫芦,一言不发了。
姚氏每日送了张英上朝,就在后宅处理家事,她上头没有公婆管束,下面没有妯娌牵扯,万事都做得主,几个用老了的婆子、管事都是从桐城老家带来的,十分得用,家事又轻省,每天有一上午尽够了,剩下的时间就做做针线,教养女儿。
这一日,姚氏见天气暖和些,待送了张英上朝,打发了廷玉上学,就差人吩咐门房备暖轿,收拾几样礼物,带着女儿和众仆妇回姚家探望祖母,请她给小囡取名。
姚府之行
轿落在姚府角门,门房见姑奶奶带着姐儿来了,忙叫人进二门去报,又有两个看门的婆子赶忙出来迎接。姚氏带着张涤清才走进垂花门,就见二嫂方氏领着一群丫头仆妇迎了出来,姑嫂一番寒暄,相携着进到老太君房里。
姚氏进门就跪在祖母座下磕头,老太君含笑受了礼,问了张英的差事,又叫把囡囡抱过来细看。张涤清出门时奶娘给换的桃红灰鼠袄,外面披着大红羽纱的斗篷,映着白生生的小脸十分可爱。老太君见她打扮的齐整,也不似往日病歪歪无精打采,就夸了两句,叫抱到炕上来暖和。
张涤清让奶娘抱了一路,又热又拘束,一到炕上就自己挣扎着站了起来,也不闹人,只扶了炕几转圈。那炕几上垒着几卷佛经,一套茶具,她一打眼觉得像是景德镇的青白瓷,就围着那炕几细看,越看越真,心道这青影十分难得,一般只做清供玩赏,这府里竟信手拿来喝茶,也不怕失手跌碎了,便留心细细打量屋子,看那老太君满头银发上住环翠绕,举止雍容,形容富态,身边的几个丫头也都穿戴华丽,表情舒展,就知这姚府富贵非常——张英做着从四品的官,家里吃穿用度也没有这么精致的。
不一会,府里的几位哥儿、姐儿都过来请姑妈的安,姚氏把带来的礼物给侄儿、侄女分发了,见少了大房的清芬。问及,知道是伤了风,姚氏就荐了前几日给囡囡诊脉的王太医。
囡囡胎里带出来的血气弱,十天倒有五天病着,如今能抱出来见风,都道那太医高明,便差人去请。
姚氏得了空,便跟老太君说:“正要请祖母给这丫头取个名字,沾您的福气,兴许就压的住她。”老太君就叫拿八字来她看,姚氏写在纸上,老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