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1 / 3)
“好东西啊。”好半天,沈秉德长舒一口气,叹息着道,“这册《北宋护牒文书》虽然是正常的官方文件,但胜在印章齐全,并且很有特色。而且,保存完好令人难以置信啊。”说着,他又看着文书的右侧道:“只是收藏印章至民国即止,稍稍有些不太完美。”
黄宣心里暗笑一声,保存当然完好了。这册文书自被收藏起,虽然数易其手,但每代皆有收藏家接手,细心养护。至于到民国即止,要是还有后面的年代,吓坏的可就是黄宣自己了。
见黄宣笑而不语,还是刘子青接过话道:“老沈你看估价大概是多少?”
“这个我还要再好好地考虑一下,不过150万是没有问题的。”沈秉德保守地说道。
所谓的专家估价,实际上并不可能一言而定之。特别是拍卖行这一类的专业机构,每句话都代表着你的水准,也因此,他们就更加的谨慎。特别是估价部分,更是要不断地比较衡量。不同时期的人心理自然不同,对同样的艺术品给予的评价也自不同。把现代的野兽派画家作品拿到文艺复兴时期,能不被直接丢掉就算不错了。何况,同样的珍品在不同的机构都可能卖出不同的价格,这使得估价的难度和范围都越来越大。
黄宣微微的点了点头。洛林的估价是220万~320万之间,沈秉德虽然低估了近70万,但这也是难免的。按照人的正常想法,若是最后的成交价高出估价通常也不会怪罪估价人,反而更可能感谢拍卖师,但若是高估了,那么结果就很难料了。
刘子青接过沈秉德手中的匣子。文书由十张白麻纸组成,为北宋明道二年至皇佑六年(1033~1054年)写本。他翻来覆去的看了两遍,笑了笑道:“还是黄先生收藏丰富。您这次是准备私人出售,还是拍卖呢?”
“280万,若有人愿意收购,就直接卖与他。若是不行,就拍卖吧。”黄宣取了个中间价,虽然手头上还是缺钱,但这可是劳动成果,若是卖的太低可对不起自己了。
刘子青有些振奋地点点头,答应道:“黄先生放心,我一定准备充分。”
“那就好。”黄宣偷眼看了下沈秉德,见他仍是一副荣辱不惊的样子,倒也放下了心。毕竟自己表现的有些不太信任对方的估价。但见他城府极好,也就笑道:“自己的东西,总是希望卖的价格高一些,这就麻烦刘先生了。不过,如果要等到拍卖交易,刘先生可就拿不到佣金了。”
“这个自然。”刘子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