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动摇(2 / 5)
的蒙人,以此解决身份问题。
这包衣是情报局行动队中的多面手,这次来承担关键性的消息判断和传递角色,他不光从高鸿中这里获得消息,还需要多方核实,因为海盖之间大军云集哨骑四处,传递消息是极度艰难的事情,最后还可能由他亲自潜回登州阵线。
高鸿中无疑是登州在后金最高层的线人,高层的其他人大多都是真夷,与登州有天然的隔阂,是极难收买的,最好的目标便是这些能接触高层机密的汉人。
高鸿中本身手下只有有三百户汉人,与范文程和鲍承先等人差不多,而他的资历高过范文程等人,在皇太极刚上台的时候,高鸿中也曾经看到过希望,尽心尽力的辅佐这位心目中的明主,包括己巳年大胆的入口之战,也是他最先提出。
在后面的几年中,他多次向皇太极提出过许多中肯的意见,并充当皇太极政改的开路先锋,推动建立六部削弱旗权等等。如果不是陈新的出现,在原本崇祯八年的这个时候,孔有德早已经给后金带去了强大的水师,旅顺也已经被后金攻占,高鸿中应该是和一众投降的汉官一起强烈撺掇皇太极水陆并进直取山海关(见《天聪朝臣工奏议》),其中也包括陈新的老上级,现任临清参将周洪谟。
但登州镇的崛起让高鸿中周洪谟们没有了这个机会,他们的命运都因陈新和刘民有的意外到来而改变。如今的后金四面楚歌,连辽中也在风雨飘摇之中,谁再提攻打山海关,只会被认为精神有问题。
高鸿中看着面前的登州来人,从接触到的登州情报人员中,高鸿中感觉其中能人无数,有各种各样奇怪的技能,这还只是他窥见的一角,那种高度的执行力也增强了高鸿中对登州的信心。陈新在旅顺对他说过,任何时代都有能人英雄,只是需要合理的体制让他们在最适合的位置上。
高鸿中虽是汉人,却深知后金高层的形势,皇太极多年来受制于八旗的分封体制,并不能发挥后金全部的国力,高鸿中等人提出的许多建议难以实施,这让他对陈新这句话深有感触。同时他的心中也有些忐忑,这次登州信使来了两人,他们隐藏在自己的随扈中,偶尔外出活动,从不跟高鸿中说其他联络人,高鸿中能感觉到他们随时都在高度的戒备状态中,也让高鸿中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状态下,不过他已经给登州传过几次情报,上了登州的贼船,此时只能一条道走到底了。
此时天色已经全黑,外边远远传来巡街打锣的声音,那包衣缓缓出了一口气,“皇太极已经动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