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怀念(21 / 21)
她,数日后,她只说了一句:怎么写得都是真的?
因为这话是在网络上说的,所以也不太好分辨出语气:愤怒?质疑?感叹?还是没有语气,随口一说而已。
当然不可能全是真的,比如童小语就不叫这个名字,她的身高也没一米七四,也不像描写得那么漂亮,总之,我对她也好,对我们的故事也罢,还是美化了不少,但有一点我是绝对没有美化,那就是童小语的单纯。
单纯有很多内在动力,但表现形式是一致的,那就是相信美好,相信别人,相信生活。身为一个上海女孩,在物欲横飞的当下,单纯还是具有相当大的力量的,这些年,我对童小语念念不忘,其实更多怀念的还是她的单纯,也正因为她足够单纯,所以和她一起的日子足够美好。
我想,其实对绝大多数女孩而言,内心都是足够单纯,足够美好的,也正因为这个观察,这部小说才也更加有价值——我是说,在供大家怀旧之余,还能让一些读者获得内心的共鸣,找回已经遗忘的自我——这好像挺夸张的,但作为文字,根本的功能正是如此。
修改这部小说的时候,我正在如火如荼编辑着姜昕的《长发飞扬的日子》,这部小说于她非常重要,因为包含了她整个青春。我很喜欢姜昕在这部小说后记中关于青春的思考——青春并不仅仅属于一种年纪,就像摇滚并不仅仅意味着某一音乐形式,那其实更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态度——时至今日,我们领略了生活的很多美好,也领略了生活更多的不美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会如此思念我们的青春,那时年少不更事,但也正因为那时年少,所以回忆起来,才有那么多的美好。
我想,随着这部小说的再次出版,我可以真正做到告别。
再见了,童小语,我曾经的深爱,愿你岁月静好,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