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外廷(2 / 4)
我翻到第七十六页,看到的是一个案例。看记录,也不过是寻常的绞肠痧,太医也用寻常的法子医治,让那妃子将肠胃中的秽物吐尽了,便平复下来。谁知半夜的时候,那个妃子吐血不止,片刻功夫便亡故了。
下面是大段药理,而后记下处方和对症。我看的眼花,便跳过去。
正在想陈午让我看这种东西的用意,便瞟到眉边用宿墨标下的两个字“孝明”。
我手上不由就一顿。往前翻看日子,确实是桓帝一朝的旧事。
忙将整本书都翻下来。三处标注了“孝明”二字的案主,一个也没活下来。而孝明皇太后自己的案例,却只讳莫如深的记了症状与处方,无片言解释。
我默然无语,只在心中静静揣度陈午的用意。
——他自然不是想告诉我孝明皇太后的死因。
只怕是我中的毒,与孝明皇太后有些渊源。而陈午不是知道解法,就是知道下毒的人。
他是想和我做场交易。
可惜他不知道的是,上一世被废回家后,表兄已为我解了身上的毒,用的三个方子,我记得一清二楚,如今吃了也有些时候。前几日我写给清扬看的,正是第一个处方——说是表兄开给嫂子吃的,其实是骗清扬的。
我并不需要再从陈午手上拿解药。
然而该追查,还是要追查下去的。
……我记得那天,陈午奉了我和苏恒的旨意,去给我的嫂子看过诊,他定然看出来端倪。我所疑惑的是,若真的是太后下的毒,她定然不会瞒过陈午去。陈午好端端的,为什么要跑去翻什么医案。
只怕还是得他亲自为我解惑的。
没几日,朝中又出了件大事。
还是上回御史弹劾哥哥的余波。被苏恒将折子当面丢回去后,那个叫房瑄的御史并没有就此消停,反而又上了本折子,给哥哥网罗了四大罪名,摆出了要与他鱼死网破的架势。
——也怪当日苏恒处置得太不留情面了,房瑄羞愤欲死,自然也就顾不得性命了。
四个罪名全是虚的,最可笑的是,竟都与哥哥的处事截然相反——挟功自傲、擅权自专、敛财自肥、结党自保。只第三条听上去像是有些道理,毕竟沈家巨富世人皆知,然而但凡随苏恒打过天下的人,便都知道沈家家底之富实、散财之不吝,更该知道哥哥的经营手段,实在无需自污敛财。
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