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货币泡沫(3 / 4)
换成美元移民欧美国家,而本国却重新陷入贫穷之中。
正是如此,去年政府严打地下钱庄,怕他们大规模地将财富转移,将积累的外汇储备带走。那三万多亿美元,这才是华夏创造的财富所在,不容有失。
原先,城镇化是一个很好的概念。政府推动中西部城市的基建,让到资金流到西部小县镇,促进那里的发展,将那里的房地产炒高获利,成为增发货币的一个好去处。
问题在于,主力资金并不卖账。
相对于大城市,那里的风险显得过大,谁有钱会在城镇买房?那里能跟大城市相比吗?不过,之前政府推出的自贸区概念,资金似乎有一些兴趣。
资金都是逐利的,这件事在一定程度上否决了“涓滴经济学”。
涓滴经济学,常用来形容里根经济学,因为里根政府执行的经济政策认为,政府救济不是救助穷人最好的方法,应该通过经济增长使总财富增加,最终使穷人受益。
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给予贫困阶层、弱势群体或贫困地区特别的优待,而是由优先发展起来的群体或地区通过消费、就业等方面惠及贫困阶层或地区,带动其发展和富裕,或认为政府财政津贴可经过大企业再陆续流入小企业和消费者之手,从而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的理论。
华夏前领导人邓小平提出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改革开放政策便与涓滴效应异名同工。
只是事实证明,这其实是有问题的,“滴漏经济学”并没有按着里根的设想那般运行。而如今,这部分资金不愿意过去投资中西部,这也可以说明了“滴漏经济学”并没有大家想象得那么美好。
城镇化的做法,在目前看来似乎是政府的一厢情愿,并不能成为消耗增发货币的新出路。
文章的作者指出了政府的另一条路——华夏币国家化。
如果能实现则华夏币可以去全世界买资产,问题迎刃而解,而且政府似乎也有些打算。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今年华夏币汇率走势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保持华夏币汇率基本稳定”。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只是这一条路,并不好走,而且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到目前为止,华夏币仍然是小打小闹,走着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战略”。先跟东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建立贸易同盟,让华夏币成为该地区的主要结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