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四章 末日信号弹(2 / 4)
险的举动实际上都建立在他对历史走向的把握和反复推算之上,因此根本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他内心里他一直有很深的危机感,从怕死到害怕自己商业帝国一朝倒塌不一而足。这些年他都是抱着如履薄冰的心态经营着身边的一切,即使坐拥有上百亿美元财产也无法改变,生怕身边这些美好事物到头来突然变成镜花水月一场空,这也是重生者的通病,因此他总尽可能的给自己留后路。
所以他宁肯与岑氏兄弟和林佳娜这样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人物打交道,也要为自己和身边人编织起一道牢固的防护网,怎么可能在明知国际上有那么多觊觎自己对手情况下不做一点防备呢?自从他翻阅过苏联秘档后对于其中苏联人的核大战自动反击系统很感兴趣,鉴于他一旦意外倒下,自己留下一大票孤儿寡母,还有忠心耿耿跟着自己的员工不落入魔掌的考虑,他就借用苏联核反击计划中名为“末日信号弹”的来命名自己的自动应急方案。
冷战期间,苏联人发现在核大战中,打响第一枪的一方会占据很大优势,因为双方的核弹头除了瞄准对方导弹发射基地外,就是对准各自的军政中心。毕竟“擒贼先擒王”的斩首战术是东西方军事家公认的最有效战术。但问题也来了,一旦美苏双方的首脑在威力巨大的核打击下全部丧生,那又靠什么来发出反击命令呢?
美国方面的解决办法就是深挖洞,将指挥中心隐藏在坚固的地点,同时把指挥系统从树型的直上直下结构改成扁平的网状,也就是如今互联网的前身,既然没有一个纯粹的中心,即使摧毁网络的一部分,其余网络依旧能发挥作用。
而苏联人没有那么先进的电子技术,于是寄望于采取一种自动化核弹发射体系,一旦这个系统察觉遭受核弹攻击,但又发现无法联络上苏共总书记或国防部长等发号施令者,就会自动启动一系列装置,下达全面发射核弹还击的计划指令。其中为了防止地面和卫星通讯被核大战的电磁干扰压制,苏联人甚至开发出一种利用洲际导弹发射没有核弹头,而是装有大功率无线电通讯装置的“末日信号弹”来发送取保摧毁敌人命令,这虽然体现出冷战高峰时人们有多疯狂,但“末日信号弹”的确是苏联的最大底牌之一。
当医生宣布杨星病重,不能履行他作为中星董事长的职责后,“末日信号弹”计划就立即启动,实际上杨星一倒,中星集团内部就出现了不少危机苗头。先是集团各控股公司股价大跌,市场中充斥着对集团大量捕风捉影的不利传言,紧接着许多不明人士纷纷接触集团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