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三章 花旗银行大危机(3 / 4)
司大得多,如果美国政府不救花旗银行,那么给美国及世界金融进而经济带来的打击,恐怕比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引起的全球经济冲击还要猛烈得多,因而美国政府无论如何不能放任它不管,真正是“太大不能倒闭”。
不过鉴于刚出台的《华尔街改革法》对“大到不能倒”公司救助提出了严厉限制,2006年10月24日,美国政府、美联储和美国联邦保险公司联合发表声明,对处于破产边缘花旗银行实施一揽子救助的同时开出了苛刻条件。
一是美国政府从8500亿美元救市计划中拿出800亿美元注资花旗集团,获得其40%的优先股,花旗集团宣布一拆为二,其1.1万亿美元资产划分给新花旗银行,剩下的8500亿美元非核心资产划归花旗控股公司,标志着花旗集团作为金融超市时代的终结。
且政府规定未来三年,未经政府批准,花旗银行派发普通股股息不得超过每股0.01美元,并必须遵守对管理层薪金福利制度加以封顶的规定。政府对花旗银行3060亿美元的不良资产提供担保,四家签订损失共担协议,但花旗必须自己消化3060亿美元不良资产造成的大部分损失。
三是美联储对3060亿美元之外的风险资产提供一定贷款,邀请外部投资者进行收购。政府“国有化”花旗银行后,也欢迎其他国家投资者收购花旗股份,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将为此大开绿灯,即使是专制国家的主权投资基金也没有问题。
这可是项巨大优惠,要知道美国人说喜欢自由贸易,但对其他国家来美国投资,尤其是他们眼中专制国家投资挑三拣四,前不久中海油收购优尼科公司功败垂成就是个例子。但现在时势使然,美国人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如今金融海啸对欧美各国造成了巨大损害,以往的经济民主主义只得让步于自救,破产的冰岛政府选择壮士断腕,出售大片土地给外国投资者,希腊政府甚至考虑出售部分古代艺术品抵债。
花旗银行此前就向日本、印度、法国和德国出售了该地区的不少金融业务,现在集团一分为二,首要保住的就是根基所在的传统银行,至于那家资产高达8500亿美元的花旗控股,明显是想放在拍卖桌上待价而沽,也就顾不得是不是让中国人买走了。
其实美国人本打算卖给和自家关系亲密的一些国家主权基金,毕竟这么大的盘子,世界上还找不出多少私人公司肯接手,可关系最密切的欧洲因为债务危机阴云迟迟未散,心有余而力不足。虽然冰岛和塞浦路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