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了不起的事(5 / 7)
体系,不仅无法回收这些成本,而且要承受持续的成本压力。
他们总不能拆了厂房,卖了设备,辞掉多余的工人……即使狠下心来这样做,短短的空档期,也有可能让脆弱的工厂破产。
另一方面,许多供应商并非是直接供应大华实业的。他们的主要订单,也许来自大华实业的供应商的供应商。错综复杂的关系,使得他们更像是大华实业的一个外部工厂。
事实上,一些自主创业的大华人,往往都会选择这样的角色开始自己的拼搏生涯。
比起大华自己的工厂,这样的供应商的稳定性要略差一些,但在产能和质量方面,并不会有所逊色。一些为自己而工作的创业者,所能迸发出的热情,足以令普通工人羞愧。
苏城对供应商的支持,从仪式的位置就能看出来。
然而,除了一些大型国企的领导,对自己和民企老板的位置相同而有所不满以外,并没有人真的去关注这些。
大家的眼睛,都盯着面前那艘平凡乌黑的散装货轮。
在激昂的运动员进行曲的调子中,船只缓缓滑入水中。
十几名工人站在船尾,面对下方的欢呼,激动的挥手。
他们是选出来的优秀工人代表,虽然是很老派的称呼了,但在荣誉感的获取上,现代和过去并没有什么差别。
来自新加坡的李嘉文等人,或热忱,或振奋,或激动,或狂热,或崇拜的望着轻触水面的新船。
他们的身侧,就是荣尚国等中船领导。
有黄有白又有黑的外籍工程师的目光,落在荣尚国的眼里,五味陈杂。
通过这些人的眼神,中船人仿佛才恍然醒悟到,6个月造出3万吨的新轮,是何等的不可思议。
奇迹落在了身边,总是容易被人所忽视,总是容易被人看作是理所应当。
然而,奇迹终归是奇迹。
它的独一无二,它超越时代的特性,终归会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对船业人士来说,这么短的时间,这么漂亮的一艘船,无论如何赞美都不为过。
“一定要抓住机会,拿到这项技术。”荣尚国捏紧拳头,仿佛在下定决心。
“啪”
“啪啪”。
照相机快门的声音,清脆而流利。
荣尚国向后看了一眼,发现是个穿着打扮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