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武装割据 第十章 生死大战(七)(4 / 4)
但也不完全是过去的她了。”
“她明知有错,但还是做了。尽管她认为是为你做的,但也太荒唐、太不可思议。”
“我看出来你怜悯她,为她担心。”
“那是因为我也是女人,我也担心你不能接受两个小的。”
“确实让人难以接受。你理解吴公公说的意思吗?乱种不乱姓是自古就有的观念,这种包容性是人性的一种表现。”
“唉,世界很复杂。”
“想听听现在的军事形式吗?”贾迩冶转移了话题。
“你说吧,我不一定都能理解。”秦文已经很成熟了,
“北线现在是二万七千对二十至二十五万,南线包括江州的水军是四万对三十至三十五万。形式十分严峻。”简单的数据,简单的结论。
“湘云来过,说你将无忌的部队和三个直属团摆在苏北,猜想你是打算拔掉徐州,以孤军打进中原,牵动北线元军。他问肖烈是不是这个意思,肖烈说他不知道。湘云反对这样做,她说二万多孤军深入中原难有作为,就是将五个直属团都派去,总兵力三万余也不够,很可能陷入重围,得不到后方支援,导致全军覆灭。我也觉得离开根据地二三万人很难生存。”
“有道理。肖烈知道我的意图,参谋部三个大头头都知道,大哥也知道。”
“噢,肖烈的嘴真紧。那真实的意图是什么?”
“现在元军在南北两线大军压境,吸住我们的主力部队,元军先做好防御,然后寻找我们的弱点攻击根据地。正像湘云想的那样,我们从徐州方向出击中原,不可能倾巢而出,丢掉根据地,二三万人深入广大的中原地区没有多大的作为。忽必烈有几个儿子,分别在蒙古草原、六盘山、四川和云南带兵,这些部队只要调来一部分,根据地就难免四处被攻,分崩离析。我们必须打破这个局面,不能坐以待毙。另外还要避免在根据地打仗,避免根据地的人口和生产力蒙受重大损失。”
“那怎么做呢?”
“端掉忽必烈的老窝,能抓活的最好。”
“啊,那不也是孤军深入吗?”
“如果成功,蒙古贵族之间会为争夺最高全力而互相厮杀。”
“老公,你打算亲自去吗?”
“这正是我跟你说这事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