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天翻地覆 第一章 奔袭大都(二)(2 / 5)
祥,贾迩冶在监狱里找到了这位四十五岁的大宋右丞相。贾迩冶将文天祥请到皇城,在朝堂里彻夜长谈,情报人员四处寻找文天祥的家人。这天夜里有人听见贾迩冶在朝堂里高声诵读文天祥的诗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初四严库带着部队出发北上,通往上都的道路要翻越燕山,但是通行条件很好,忽必烈的车驾经常在这条道路上行走于上都和大都之间。以后的几天里贾迩冶和许多人一样是在混乱的忙碌中度过的,贾迩冶十分忙碌,十分后悔带来的文官太少。贾迩冶还十分忿怒,元廷的贵族蓄养了太多的奴隶。忽必烈蓄养的奴隶最多,大多数都是未成年的男女儿童。这些童奴既有大宋达官贵人的家眷,更多的出身于普通的百姓之家。贾迩冶还了解到献给忽必烈男女童奴最多的家伙是阿里海牙,他献给忽必烈的童奴多是从湖北、湖南和江西掳掠来的。文天祥的妻子和两个女儿找到了,她们在皇城里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
贾迩冶坚决不住皇宫,甚至不住皇城,他和杨无过住在无忌的师部,但是重要的会议都在皇宫的朝堂上召开,无忌的师部就设在皇城灵星门外一座大帐篷里。杨大嫂、郑芙、古丽、南宫及其手下以及一些女性情报人员和内部安全保卫人员甚至女性医护兵住进了皇宫。皇宫中女性太多,现在不能将她们遣散,必须有人监守。皇城里增加了许多新居民,贾迩冶下令将元廷的王公大臣,不分民族,统统集中到皇城看管,这些人可以带仆人,但不可以带亲兵,他们可以在皇城里乱窜,但不可以走出皇城大门。皇城变成了一座巨大的监狱,皇宫是监狱中的监狱,但是朝堂现在是贾迩冶的会议室。
大都被更名为北平,意思是北方平定。新政府成立了,贾迩冶请文天祥主政北平府。许多人想见贾迩冶,包括留梦炎。这位大宋前丞相是在朝廷投降之前投降元廷的,这是贾迩冶不愿见他的原因。德佑皇帝赵显(上日下丝)不在北平,这位不满十岁的小皇帝被忽必烈封为瀛国公,被送往吐蕃当和尚去了。
贾迩冶率领直属二团、四团和无忌师的穆彪团以及警卫营和两个运输营将北平周边百里左右的城池一一攻破,但是在这些城池都没有留下一兵一卒戌守,只是将官府的物资和粮仓都搬到北平。军队大力宣传这些地方要打仗了,而北平城里兵强马壮,可以保护老百姓。许多城乡的居民都逃往北平,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走,部队帮助人们逃难。北平人口暴涨十万,但是贾迩冶不担心城里发生饥荒,元廷的大都拥有两座巨大的粮仓,即著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