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太仓和醴源仓。文天祥对贾迩冶的做法产生了质疑,贾迩冶向这位打了三年仗的文官解释了坚壁清野的概念。如果元军攻打北平,敌人无法就地获得补给和兵源,更无法驱使百姓攻城。为了这一点,骗骗老百姓也没关系。
接近月底,严库率部返回北平。三个直属团回来时队伍壮大了许多,但是部队没有壮大,兵力还有少量损失。部队带回来的是四条腿的动物、粮食和其它财物以及牲畜冬天的饲料。这时贾迩冶想见一个人了,尽管这个人很不想见贾迩冶。
六十六岁的忽必烈在屈辱中度过了一个月,虽然没有离开皇宫,也没有受到虐待,但是没有了自由,没有宫女和太监的侍候,也没有嫔妃侍寝,伙食标准下降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仅仅是能吃饱而已。忽必烈很想死,但是每天都将送来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以前怎么不知道这些粗茶淡饭如此可口?
贾迩冶第一次和忽必烈会面时似乎十分隐秘,只有杨无过陪伴,古丽充作翻译,会面地点是朝堂。警卫排长童赤将忽必烈带来后退到门口,一个排的兵力在那里守卫(奇书网|
www.Qisuu.Com)。朝堂里并置着三张大桌,贾迩冶在这里召集过几次会议。
贾迩冶请忽必烈在他的对面坐下,忽必烈扭头看着朝堂上空置的龙椅,怅然若失。贾迩冶仔细地打量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猜测一个突然失去权利的皇帝心里会想什么。忽必烈转过头来,仔细打量对面这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
贾迩冶搞不清楚应当如何与忽必烈交谈,开口说的话在别人听起来十分古怪,“皇帝陛下,我是贾宝玉,我代表中国人民和陛下交谈,希望我们能够取得一些共识。”哇,好像是谈判啊,使用的词汇是超时代的。
忽必烈明白贾迩冶的意思之后十分诧异,他明白了贾迩冶想和他谈判的意思,但是并没有急于谈判,“你就是贾都督?有为的年轻人,朕低估你了。六年前你在山东起事时朕就应当立即发大军将你扑灭。
贾迩冶不想讨论过去的得失,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重要的事情是未来,“皇帝陛下,我希望我们谈些对未来有益的事情。”
“你承认朕是皇帝?”忽必烈更加肯定贾迩冶是想和他谈判,于是想办法提高自己的筹码,筹码越多,获利越大。
贾迩冶笑了,“陛下确实曾经是皇帝。陛下认为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