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5 / 9)
经在河对岸摆好阵势,以逸待劳。双方军队尚未接触,孙可望突然发现自己的前军大乱,纷纷后退。
经询问,孙可望方知前锋将领白文选不愿内战,已弃军投奔李定国。孙可望大怒,亲自率领精锐充当前锋,从正面强行渡河,渡到一半时,李定国军发动突袭,因是背水决战,孙部不得不拼死向前冲上对岸,双方展开混战。
白文选见状,亲自跃马率所部5000铁骑冲向孙可望军队。孙部左军主将马唯兴率部阵前倒戈,与白文选联兵直抄孙可望阵后,连破数营,许多士兵脱掉号衣,跪地高喊:“欢迎晋王!”
“归顺晋王!”孙可望见军心已变,不敢恋战,拔马便逃,最后十万大军仅剩50余骑随其逃走。
这时孙可望仍可与李定国重归于好,联手抗清,或承认失败,退出军政舞台,隐居以终,但孙可望却压不下失利的怒火,跑到长沙,投降清朝,以借兵复仇。
公元1658年(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二月在长沙举行了册封典礼,旋即召他进京见驾。
五月初二,孙可望到达北京。清廷命和硕简亲王济度、和硕安亲王岳乐带领大批高官显爵出城迎接,场面相当隆重。
次日,顺治亲自在太和殿接见孙可望。十天之内,皇帝赐宴就达三次,赐银两次共万二千两,另外赐给府第、解袍、朝衣、缎匹等,孙可望成了清廷红极一时的人物。
孙可望降清,出卖西南军情虚实,使李定国和西南抗清武装最后失利。
清廷封他为义王。公元1658年(永历十二年、顺治十五年)七月,孙可望得知失散十多年的弟弟孙可升在上海的消息,喜不自胜。
他忙向清廷打报告,要求清政府用公家驿传把他那个当小兵的穷弟弟一家运来北京与自己团骤。
殊不料,这么一个微渺的请求,引来清廷御史一阵猛轰。参劾他的疏奏有理有据:“(孙可望)始以张献忠养子荼毒蜀楚,神人共愤。继而称兵犯顺,逆我颜行。迨众叛亲离,计无复之,方率数百疲敝之卒,亡命来归……”御史又称,孙可望之弟只是一个食粮兵丁,白身无官,这样的人,怎敢冒用妄用国家驿传?
看到劾奏后,孙可望五雷轰顶,赶忙上疏谢罪。兔死狗烹公元1659年(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闰三月,有人揭发孙可望放债取利等事。
顺治皇帝虽然明知这种事情在满洲八旗中本是习以为常的现象,却不愿放过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