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6 / 6)
日趋紧张。在宋夏战争中,辽兴宗因宋朝之败,欲挟夏讹宋,也促成了夏宋和谈的实现。其时,辽欲图破坏宋夏和约,遭到宋朝拒绝,辽兴宗决定出兵讨伐夏国。
授礼法延祚七年(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十月,辽兴宗亲率骑兵10万,分三路渡过黄河,深入夏境,长驱直入400里。李元昊率左厢军迎战于贺兰山北,兵败退守贺兰山中。李元昊知不可力敌,乃向辽兴宗谢罪请和。李元昊在兴宗未答应求和之际,连续向后撤退三次,凡百余里。“每退必赭其地”,断其粮草,辽因许和。但元昊有意拖延时日,陷辽军于危困饥饿之时,纵兵突袭辽营,被辽军掩杀钳夹。
正在难解难分之时,忽然狂风骤起,飞沙扬尘,暗无天日,辽军被沙迷目,阵中大乱。李元昊乘机猛攻辽军驻地德胜寺南壁,辽军大溃。李元昊军俘获辽驸马都尉萧胡和近臣数十人,辽兴宗仅跟从数骑逃出。李元昊在取得同辽作战的胜利之后,立刻遣使同辽讲和,同时又向宋朝献俘。显示了李元昊在对宋、辽关系的处理上,善于把握时机,进退有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