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13 / 22)
祖福临在北京称帝,“号曰大清,定鼎燕京,纪元顺治”,标志着清王朝中央政权的确立。在这场战争中,曹振彦作为多尔衮的亲军,为大清王朝的开国定鼎立下了汗马功劳,堪称“从龙勋佐”而无愧。曹氏家族“赫赫扬扬,将及百年”的历史从此揭开了序幕。顺治二年四月,多尔衮之同母弟豫亲王多铎率清军南下进攻南明弘光政权,曹振彦及其子曹玺很可能亦随军南征。六年二月,摄政王多尔衮统内外官兵征剿大同,平定姜叛乱,八月乱平。次年,曹振彦即留任山西平阳府吉州知州。九年,调山西阳和府知府回。十二年,升两浙都转运盐司运使。十五年离任。其时曹振彦已是从三品的高级文官。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卒。次年二月,顺治帝下诏追夺多尔衮封号,撤庙享,正白旗遂归顺治帝自将,与正黄、镶黄两旗同为皇帝亲自统领的上三旗。上三旗包衣为皇帝家奴,组成内务府的全部成员,管理宫廷庶务及皇帝私事。曹家遂自此归入内务府。福格《听雨丛谈》卷一“八旗原起”条下记:内务府三旗分佐领、管领。其管领下人,是我朝发祥之初家臣;佐领下人,是当时所置兵弁:所谓“凡周之士,不显亦世”也。
据《内务府满文奏销档》、《历朝八旗杂档》、《八旗通志旗分志》等文献记录,曹家系内务府正白旗包衣第五参领第三旗鼓佐领下人。“旗鼓佐领”又译“齐固佐领”(奕赓《寄楮备谈》),意为“包衣汉人编立的佐领”(《御制清文鉴》卷三)。有的文献记曹家为“包衣汉军”、“内汉军”、“正白旗汉军”等,应与内务府包衣汉人同义,而与八旗汉军无涉。因此,曹家乃从满洲正白旗包衣转入内务府,故《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十四及《八旗通志》卷七均将曹家记载于满洲正白旗。然由于上三旗包衣在顺治八年后已归入内务府,故曹家直属内务府管辖,与满洲正白旗都统已无隶属关系。
曹寅的祖先就这样一步步从明代世袭官吏沦为清皇室的包衣家奴。他们的实际身份至为低微,但由于曹振彦及其子孙曹玺、曹寅与最高统治者关系切近,又因其对主子的忠诚和本身的才干而受到信任重用,逐渐爬到了高级文官的显赫地位。然而,事情还有其另一方面。曹氏家族系内务府包衣汉人,由于清代制度主奴、民族之分异常森严,曹家的实际地位并不美妙。一旦失去了皇帝的宠信,曹氏家族诸人作为汉人包衣的可悲处境就暴露无遗:他们的实际身份不仅低于满洲、蒙古、汉军等八旗军民,而且低于同为皇帝家奴的满蒙包衣,受着双重的歧视和压迫。这种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