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5 / 7)
义混入公所,属下已封锁沪上所有城门、码头,全城搜查,同时照会租界巡捕房,让他们协助追捕,大人尽管放心!”警察局长急急应道。
丁大人点头应过,交代道台及众人几句,在众多侍从护卫下,前呼后拥地走出医院。
回到府中,丁大人将自己关进书房,一屁股沉坐于他的紫檀圈椅里,还没喘过气来,就瞥见堆在案头的一大摞材料,两道老眉立时锁成两只弓着身子的蜈蚣。
是的,他没有理由不郁闷。李鸿章仙去之后,作为李中堂的两大门生,袁世凯坐镇天津卫,上海滩自然应该是他丁某的地盘。然而,由京回来仅只半月,竟就在家门口发生遇刺之事,姓袁的在老佛面前该会如何措辞。连自家门口的事体都理不出头绪,老佛爷又作何想?
更郁闷的是这趟差事。日、俄为争夺东北三省制权在中国领地上大打出手,日方胜出,支持日本的英人趁势照会清廷,依据《辛丑各国条约》第十一款之规定,再次要求续签商约,以期在上海滩及长江沿线商贸战中获取更多惠权。因涉及南洋,朝廷派他与英人主谈,不料刚一接阵,对方就抛出一连串共二十四款修约议案,且议题之精准,之详细,之实用,之强势,完全出乎预料。在他看来,凡是商约,条款都应模糊才是。显然,英人此番是有备而来,且肯定听取了伦敦商会,尤其是香港商会、上海工部局的具体意见。为应对英方提案,他紧急召集上海滩各家行帮,尤其是钱业公会,要求他们尽快拿出意见,岂料十天之后,他们却拿出这么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真正让他心寒。
丁大人一宵未眠,翌日早起,正在院中晨练,襄办进来,待他收功,并足哈腰禀道:“大人,英使马凯先生又在催问,如何回复为好?”
丁大人黑起脸色,袖手回到房中,指着案上的材料说:“你看看,就这些东西,你说东,他扯西,根本没有定见,能拿到桌面上吗?”
襄办埋头看材料。
“唉,”丁大人长叹一声,在椅里坐下,苦笑着摇头,“中国成为这个样子,人人都怪洋枪洋炮厉害,叫我看,是中国人自己不争气,自己把自己打败了。洋人抱成团,可国人呢,到哪里都是一盘散沙,哪一个都要死死抱住自己的二亩三分地不撒手!”
“大人说的是!”襄办放下材料,“关键是眼下,英人在催,朝廷也在等着,我们……哪能办呢?”
“两军相逢,谋周者胜。”丁大人喝口白水,“修约为头等大事,失之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