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回 铜锤换玉带(1 / 6)
上回说到,火山王杨衮得知岳父病重,急向王、杜二庄主辞行。王庄主道:“我已与杜庄主商定,为儿辈计,两家同迁火塘砦居住,不知王爷能纳否?”杨衮道:“诚所愿也,不敢求而!只是吾归心似箭,不便伴同二位老叔消停前往,只能让王金锁领路,柏堂、柏英带四小护送缓缓而行,为了减少路上麻烦,可打着火山王府亲眷的旗号,走官道歇驿站,我留下一纸官凭,料无人敢找麻烦。”
杨衮心急如焚,一路行来,一人一骑人不宿店,马不卸鞍,一千多里路用了两天时间就赶回火塘砦。其时,王秀才已是命若悬丝,危在旦夕。见到杨衮精神一振,回光返照令人将王家子弟头目王安、王喜、王石蛋、王大勇,王石锁及女儿月珠等叫到床前说道:“火塘村是靠杨衮收回的,火塘砦今后要平安常在,也离不开杨家,古人云:‘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老朽行将西归,火塘村王姓族长自老朽而终,不再传接替之人,从今日开始,尔等全是杨家家将!王姓子弟全是杨家家丁!违者你等可、、、代我、、、清、、、理门、、、、、、”言未完已逝去。王安带领王姓子弟五百余人,在王秀才灵前宣誓:终身做杨家兵将!自此杨衮有了名正言顺的杨家亲兵。
杨衮领着众头目为王秀才守灵七七四十九天后。风风光光将王秀才安葬,从此不再四处逍遥。将王、杜二家安置好以后,全心致力于整顿火塘砦,训练火塘军,教习杨业武艺。
忽忽几年过去,杨继业已经十二岁,终日与王柏堂的儿子王贵、杜柏英的儿子杜国显在一起,舞刀弄枪,跑马射箭。杨衮担心自己教不好这几个孩子,就与二位师弟商定,由王柏堂、杜柏英护送三个孩子去五台山清凉寺学艺。
这几年当中,天下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汉主刘知远定都汴京不到一年,患病死亡,传位给太子刘承佑。刘承佑是个只知吃喝玩乐,不管天下大事的小昏君,朝中大权全落入太师冯道和镇国公郭威手中。其时,国内发生了李守贞、赵思倌、王景崇三镇叛乱。郭威领兵平息后,在回军路上,在军中大肆散布刘承佑的恶迹,蛊惑麾下将士兵变,围了汴京城。在冯道的内应下灭了刘汉,改国号为大周,自称周始祖,太祖皇帝。郭威其人很善于拢络人才,当时中原有不少青年英雄豪杰归附手下,赵匡胤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郭威带领他们征南讨北,使中原的局面稳定强盛起来。郭威没有儿子,他的妻子柴皇后有个娘家侄儿叫柴荣,从小聪明过人,练就一身武艺,曾同拜弟赵匡胤、郑恩,一起帮郭威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