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杯酒释兵权(1 / 4)
却说赵匡胤返回宋营,见柴世宗禀道:“臣弟紧追北汉主一行残兵败将至草房店村外,本是瓮中捉鳖手到擒来,哪知恰遇火山王的援兵来到。臣与那杨衮激斗八百余合未分胜负,至晚,杨衮生计诈败引臣追去,偷发软索铜锤打臣,被臣将锤收了,臣也被杨衮刀挑玉带,险伤腰腹。臣观彼火塘兵将越积越多,恐怕寡不敌众,只好留下探马观敌动向,收兵回营。”世宗道:“既是彼有强援,不追也罢!”这时探马来报:“汉主刘崇在杨家兵护拥下向太原方向退去”赵匡胤道:“以臣弟愚意,高平一战,我军已威名大震,现在汉主有火塘杨家兵将协助,河东也急且难下,想那刘崇新败,兵已伤胆,一时也难犯周,我军正是班师之机,不知圣意如何?”世宗道:“正合孤意!”随下令班师回汴京。
柴世宗在高平大捷二年后,国内政局稳定,部队兵强马壮,开始了统一中国的战争。先是亲帅名将数十员,劲旅十万,兵伐南唐,历时一年灭了南唐,将长江以北十四个州府收归名下。接着又下令北伐辽国,在水陆二路大军的进攻下,很快收复了北自河间府,东到澶州一线的大片失地。正准备乘胜收复云、燕十六州时,柴世宗病倒军中,只好班师回汴京。
公元960年,柴世宗病故汴京,其子柴宗训继位,史称恭帝。恭帝即位时年方十二岁,完全不懂国事,全有母亲柴娘娘垂帘听政。这时,官封归德军节度使,兼领殿前都巡检、禁卫军统领的赵匡胤心中十分不满。为什么呢?
原来,柴荣年轻时曾与赵匡胤、郑子明(又名郑恩)三人仿三国桃园结义故事,结拜为兄弟。誓言,将来三人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如果有朝一日得天下,先有大哥柴荣坐天下十年,十年后传位老二赵匡胤,再后传与郑子明。颇有现在集体领导的体制。后三人投柴荣的姑丈郭威效力,为郭威成名、得天下立过无数汗马功劳。柴荣继位未坐满十年病故,没传位与赵匡胤,却传位于自己的幼子柴宗训,赵匡胤的心情就可想而之了。
赵匡胤此人作事很讲江湖义气,(曾将一名素不相识的落难美女‘京娘’自费千里护送到其亲人家里,既不要酬谢礼物,又不愿接受嫁己为妻的诚意,一时传为天下美谈,人称赵是胜过‘柳下惠’的天下奇男子。)本身又是无敌勇将,很受军中中下级军官的拥戴。当时周的许多名将如高怀德、高怀亮、石守信、王审琦以及知名文人赵普等都与赵匡胤交好。目的无非是想赵接皇位后给自己谋个高官位,因此他们对柴宗训继位更是不满。常在赵匡胤面前发牢骚,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