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布局东南(13 / 14)
两道屏障都成了敌人的院墙,天国首都的上游就暴露在湘军的锋刃下。一想到这里,洪秀全嘴角直颤,双手抖如脑血栓患者。
在几百里之外,曾国藩的手也在抖,是过度兴奋地抖,他正在制定围攻天京的计划。这份计划高屋建瓴,宏观上分三路。第一路由李鸿章从上海自东向西进攻;第二路由左宗棠在浙江开辟战场,清肃浙江太平军;第三路则是湘军主力沿长江两岸向前推进,直指天京。
微观上分四路,就是第三路军,也就是进攻天京的湘军。第一路指挥官是他老弟曾国荃,进攻巢湖、和县、含山,成功后与扬州一带的清政府军合二为一;第二路指挥官是多隆阿,攻合肥成功后向天京方向运动;第三路和第四路的指挥官分别是鲍超和李续宜,在长江南岸向前推进。四路之外,还有彭玉麟的水军协同作战。
四路军几乎同时行动,并且势如破竹。1862年5月末,四路大军逼近天京,曾国荃甚至进逼到离天京只有四十里的周村。
曾国荃信心爆满,如同一头雄狮,他此时最大的理想就是攻进天京,为他老哥和曾家创建永难磨灭的不世之功。曾国藩慌忙去信给他,“你太冒进了,步子迈得太大,小心身体。后面的几路都没有跟上,万一敌人断了你的后路,你哭都来不及。”
曾国藩一向主张稳扎稳打,原本的计划是四路大军实行地毯式的同时推进,想不到他老弟急如星火,把其他三路甩出那么远。在信中,他认真对老弟阐述自己的作战主张:“当年江南大营七万余人,都无法攻破天京,你区区两万人就想登天?作战之道,尤其是攻大城时,必要准备好攻城部队,打援的部队,布置妥当后才可行动。你现在太冒失,速速停止,等待我的命令。”
曾国荃等不了,当曾国藩这封信抵达周村时,曾国荃已向前推进了三十余里,把军队驻扎在了雨花台,这里离天京只有四里!
曾国藩的信到达雨花台时,曾国荃正在极度兴奋中。看了老哥的信,不禁嗤笑起来。他对参谋们说:“不是我在背后说曾大帅的坏话。我老哥年纪大了,斗志差了,行事过于拘谨。说的话全是大套理论,没有实践支撑。咱们可是有实践支撑的,自起兵以来,咱们打的仗还少吗?每次不都是以一敌十,把长毛打得哭爹喊娘。”
他给曾国藩回信道:“诸军士被招募进湘军,所图的就是攻下天京。洪秀全那厮已是穷途末路,我们应乘胜进攻。倘若在此等待,岂不是让他们有所准备?况且,天京是贼之根本,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