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各怀鬼胎(4 / 5)
、运动战及阵地战等等。很多教学案例来自刚刚结束的洋河战役,而授课的教官则是刚送洋河前线退下来的军官。他们对于这些活生生的实例讲的非常仔细,也非常透彻。所以教材在不停的更新和增补之中越来越完善,越来越细致详尽了。
与此同时,林云交给叶梦飞的另一个任务,也完成的相当不错。自从北上以来,从遭遇英德联军追击队以来,到洋河战役结束乃至后期的骚扰夜袭战中,从联军的手中虽然没能大批量的缴获武器和弹药,但是却得到很多损坏的枪支。
从襄阳来的三千多名工人很快的组织起武器修造厂,他们凭借着手里简陋的工具,利用自己娴熟的技艺摸索着将那些损坏的重机枪,步枪修理好。这其中要数日军的村田式步枪数量较多——与他们阵亡的数量想比,其他各国的枪支在型号和口径上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最关键的是弹药不能与之相配。
这样的武器自然不能作为正式的装备列装给部队,只能做为辅助武器发给士兵。然而一名士兵的擅自改装,却让林云和叶梦飞看到了改造武器的另一种方式。据那名士兵坦承,他不喜欢背着两支步枪去执行夜袭任务——那还是在部队进行洋河轮战的时候。他偷偷的将步枪的枪托和枪管锯短,短到他插在腰里的皮带上感觉不那么碍事的程度。
其实就后来林云看到的实物来说,他觉得还是相当碍事的——不过比起步枪自然好了很多。据那名士兵的报告说,这样的枪在短距离的交火中很占便宜,虽然精度不怎么样,可是被锯短的枪管使得出膛的弹头获得了更低的初速和更大的威力,当然,这一点他是不知道的。但是他亲眼看到被这种短枪击中的洋鬼子兵身上打出的那个惨不忍睹的大血洞——弹头在人体内没能穿透,而是翻滚着造成了更大的破坏。
“沙漠之鹰”就这样带着点意外的产生了。由此叶梦飞也获得了更多的枪管。比起不切实际的制造,利用和改造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然而手榴弹的缺少并不能通过这样的手段来弥补。这种威力巨大的单兵近战武器一直是新军和军校生们最为喜爱而联军士兵最为恐惧的。
可是目前的张家口,别说能够生产弹体的锻造厂,就连个生产生铁的厂子都没有。怎么办?
工人师傅们又一次让林云知道了主观能动性的巨大作用,也让他重新认识了这些工人们。他们找来各种各样的瓦罐、中医用的火罐、只要是他们觉得适合的东西,都找了一大堆,然后造出一个个奇形怪状的家伙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