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北京条约(2 / 5)
以放到明天的正式会谈上说,啊,我忘记您的身份暂时还不能出席,不过我不妨提前告诉你,对于这此战争给我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我可不会仅仅提出严重抗议就算完了地!”
克拉克站起身。一言不发的向林云鞠了一躬,转身离开了总督府的内宅。
第二天正式会谈开始之前,各国公使们又收到了林云发来的正式照会。这份照会的主要内容曾抄录于那名英国记者的书中。转引如下:“鉴于战争已于十二月二十八日结束……大清帝国不承认在开战以后缔结地任何土地契约……所有参与此次战争的敌对国家必须相应的对大清帝国做出战争赔偿……”
这份措辞严厉、内容明确的照会无疑使那些还心存侥幸的洋大人们彻底死了心,而接下来的会谈也毫无疑问的表明了林云的决心——甚至不惜继续为之战斗。于是德国人首先让步,答应了林云所提出地条件,这也使得跟风的小国家如意大利、比利时、奥地利等国立刻表示同意。美国公使康格籍口需要获得国会的授权而拒绝发表意见。英国领事甘伯乐在摇摆了一阵之后终于认清了形势“有限的赞同”了。法国公使犹豫再三。还是没有发表反对性意见。
跳地最凶的,也只有那两个亚洲恶邻。
俄国人自然不甘心承认这样的失败,日本人以其无赖的性格和常人难以揣度的扭曲心理,更是大放厥词,说什么“贵国政府横挑邻衅、自启祸端,以助拳乱而滋扰国事,围攻使馆致使我公使殉难。”等等狗屁连天的废话,被林云几句话噎了回去。“你们日本何以在九月之后派遣军队攻入山东?难道那里有杀你们日本公使的凶手?狼子野心天下皆 知,何必找这些冠冕堂皇的借口!”
不肯认输,自然要打到认输,林云一边在直隶总督衙门和各国公使们、领事们磨牙。一边调遣军队,安顿地方,组织后勤,积极做着收复东北的战争准备。
武襄军除了第一师、第七师留守北京之外,其他各师经过短暂休整之后,又踏上了征程。
第二师、第三师、第五师及第六师组成西线兵团,由蒋百里任兵团总指挥,出怀柔、过密云,与驻防在承德的甘军会合之后,翻越七老图山,兵锋直指赤峰。
而武襄军第四师、第六师与郭松龄的主力在唐山会师之后,先收秦皇岛,然后直扑山海关。
一时间,刚刚平静下来的华北大地又笼罩在一片战争的喧嚣之中。
林云在与德、英、美、法等国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