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北京条约(3 / 5)
同签定了《北京条约》之后,又秘密与德国签定了《中德谅解备忘录》《中德战略合作伙伴框架协议》,在备忘录中,主要就德国对于此次战争给中国造成的损失如何赔偿,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而在那份合作伙伴框架协议中,初步的形成了一些合作意向,主要包括军事和经济领域内的相关内容。协议规定。作为第一批“象征中德友谊”地军事物资,将于明年初送抵中方。
至于《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不外乎在承认各国战争前的势力范围之内,由各国根据实际造成的战争损失或用取消其他地区租界、或是直接赔付的方式进行补偿。当然,俄国与日本不包括此条约之内。
中外报纸对《北京条约》的签定反应不一。中方地各大报纸以惊人的热情连篇累牍的报道了此次条约与以往那些条约的本质不同,指出 “此条约一扫往日 烂之风气。开中国雄壮之新风,实为百年之内国人最扬眉吐气之条约。”更有报道这样形容林云,“甫出朝鲜,旋立盖世之功,然遭贬斥之后,未以沉沦,经商练兵,无不以新为事
: ; 柱、朝廷大臣之楷模。”
当然,在上海的各租界里,也有一些小报纸发出些聒噪的声音, “拳乱四起,实为兵祸之首,与列国交恶盖因于次……林云不知剿灭拳匪,反助其凶锋。逞乱于世,中国之亡实由此人而开。”还有什么 “包藏祸心,引害乱国。”“养患自重,其心可诛。”
对于这些小报,林云自然是没放在眼里的,他心里很清楚。中国在任何时候,都有那么一小撮自诩为“精英”“主流”的家伙们一面揣度着洋主子地心意,一面跳出来混淆视听,蛊惑人心。殊不知其小丑面 目,早已暴露无疑,其卖力吆喝的表演也只能以招致几个烂白菜梆子和臭鸡蛋的攻击而收场。
而外国的一些报纸则分成了旗帜鲜明的两派,一边在哀叹“野蛮战胜了文明”,“帝国的余辉”“未开化的民族卑鄙的胜利”。而另一边在欢呼中国在进步,“强盗们终于认识到他们已经告别了那个随心所欲的时代,新的曙光在中国渐渐地露出了不可忽视的光芒,古老的东方帝国正在经历着新生前的阵痛。”
与此同时。那名英国记者萨维奇.兰德尔的书随着在各大报纸上的 连载,也渐为人所知。在他那本《一个英国人眼中地远东战争》书中,详细描写了所谓的文明国家的士兵们干了怎样的勾当。
“在文明国家之间的战争中,无疑抢掠是应当受到谴责、惩办的严重罪行,但是对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