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一个海盗头的诞生(1 / 6)
不动声色的进行朝鲜战争相比,日本此时陷入了战争 中。上至把持军国政策的军阀头子,下至普通的老百姓,都把自己投入到了这场战争所带来的狂热情绪之中。
九月的东京街头,还带着酷暑的残热,相比之下,那些欢送“帝国的勇士”的人流就显得更为热闹了。谁都没有意识到,那个小小的半岛上发生的事情,正在将他们拖入越陷越深的泥潭之中。报纸上宣传的都是一个接一个的胜利,虽然谁都没去想,为什么这么多胜利加起来还没有让战争结束。
战争已经持续了一年,在这一年中,朝鲜战场的战线在缓慢的移 动,一会儿向北,一会儿向南。推动着这条战线的是两个永远不可能成为朋友的国家。即使有人这么提出,也仅仅是出与政治上的考虑,而不代表两个国家真正的民意。消灭对方,不管是从肉体还是精神上,这场战争,似乎一直在做这样的注脚。
作为敌对的双方,几乎都把这个半岛原来的主人忘到了一边,除非当他们需要的时候。同时,战争也带来了畸形的繁荣,铁路在延伸,站台上堆满了各种军事物资,朝鲜人伸出双手企求更多的援助——不管是谁做它的主子,只要有口饭吃,他们就很听话,也很顺从。
林云是不急于结束这场战争的,正如他不急于将朝鲜置于完全地保护之下。他需要这个战场来训练部队。实验武器,更主要的,是他在制定该战争的总原则中所说的:“消耗。”这个消耗是多方面的,对于日本来说,这显然是个无底洞,而对于自己。则不是个很重的负担。至少那些生产军火地工厂可以天天开足马力生产那些枪炮了。
——至少,刚开始的时候林云是这么想的。
刚刚接手管理一个国家的林云,对系统而有效的国家战争,尤其是长期战争完全缺乏概念。
在林云的心中,所谓战争就是把部队派出去,打赢了就是赢了,打输了那就等一会养足力气找准机会再去打过。而后勤的概念也仅仅限于“让士兵吃好穿暖手中有枪有炮有子弹”。
“其他的还有什么?就算有困难,克服一下也就过去了。我们可是中央军啊——当年八国联军都干趴下了,现在打个小小地东瀛日本还变得困难重重了?”这是林云在南京士官学院的发言,当时南京士官学院刚刚决定把今年的毕业考核设在朝鲜前线。
而这段发言,不但代表了林云的看法,事实上也代表了当时中国从上到下的整体认识。
这不能怪他们,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