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西北大旱(2 / 6)
位降到了历史最低点。”王永江忧心地道,“照眼前这个形势下去,今年的收成是指望不上了。恐怕会有一场史无前例地大旱席卷几近三分之一个民国。”
“这么严重?”叶重惊讶地道,前两年虽然时不时闹点小灾。但都局限在地方上,范围并不广,整体上来说是两个大丰年。可是现在可能波及七八个省份的大旱,已经不是一般的灾荒了。
王永江凝重地点了点头,“卑职亲自去西北看过了,有的地面都晒开了缝。特别是陕西,甘肃,用赤地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中央恐怕得做好救灾的准备啊,几千万人,到时候没有粮食,会出大乱子的。”
叶重皱眉道,“其他省份情况怎么样?”
“东北,江南倒是没受影响,由于这几年优良种子,化肥的普及,不少地方粮食都翻了一番。有大量的粮食富余,不过涉及到几千万人的大旱灾,要收集起足够的粮食,恐怕是一笔天文数字,中央财政会吃不住劲。尤其是还要优先满足中亚的战事需要。”王永江道。
十好几万的士兵打起仗来,人吃马嚼的,每天消耗的粮食可不少。
“仗是要打的,条件再差,也不能把领土给丢了。”叶重放下了手中的文件道,“这样吧,向美国再借两个亿,同样也找英国人。趁现在灾荒还没有爆发出来,粮价还不高,提前收购粮食,运到西北各地放起来,避免到时候被打个措手不及。民国治理了几年,一般的农户都习惯了留下当年的口粮,今年的遭了灾,粮食缺口应该还不那么大,主要是明年。”
“现在苏联国内的建设一日千里,落后就要挨打,国家也要致力于建设,不能被苏联后拉下了。无偿救援至少上千万的灾民对政府负担太大,让交通部和农业部的建设计划再加大一点力度,到时候以工代赈。另外还要再做移民计划。四个特区现在还不到700万人,太少了,光靠人口增长率不知道要到时候时候才能把人口提升起来,抓住这个机会多移一些过去。还有新疆,青海也是可以移民的。另外政府还要组织民众捐款救灾,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把国民的这个习惯养起来。”
苏联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现在剥夺富农的财富,又搞农村公社,集体化,是典型的国进民退政策,收益绝大多数都到了政府手里。民众困苦了,不过苏联政府却殷实起来,为斯大林完成工业布局提供了物资和财富的支撑。
叶重自忖民国的模式虽然走得更为稳健,也更加持久,但不可否认的是斯大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