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西北大旱(3 / 6)
模式见效更快。虽然民国的总人口已经超过了5亿,倍数于苏联,如此庞大的人力利用起来,能极大的弥补模式上的短板。可若是无偿救灾的话,还真有可能被斯大林拉下一段不小的距离。
用以工代赈,合理的利用这上千万的灾民,那么民国的基础建设足以节省相当的资金,而且在数年之内更上一层台阶。当然,主要也是由这些灾民来买单。
王永江点了点头。就算这七八个省份遭了灾,可是民国其他省份粮食产量翻了一番。只算其他省份的粮食总产量。比起普及化肥,良种之前的整个民国粮食产量还要高。总体上灾情虽然严重,还是能撑得过去的。
“喷气式发动机理论研究,电火箭。液态燃料火箭竟然就开始立项了。”王永江离开后,叶重拿起战略科技研究中心送过来的报告翻了起来。总统不是万能的。事实上这些技术是否立项的决定已经交到了战略科技研究中心的那些人手上。若是让一个总统决定哪些立项,拨款,除非每个总统都像叶重一样是穿越者。有着超越时代几十年的眼光。否则往往会错失许多关键性的技术。比如说希特勒向来重视进攻,不重视防御,结果作为战略性防御武器的雷达研究比起英美等国要迟了好几年。
英国正是有了雷达,才在德队铺天盖地的轰炸下避免了相当的损失,而且往往很多时候都能恰到好处的拦截德军的轰炸机群。
民国战略科技研究中心基本上都是由技术性研究人员组成。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机构,涉到到物理。化学,电子等几乎所有的科学领域。现在中央财政每年的收入已经上升到了几十个亿。投入到战略科技研究中心的经费每年也是数以千万计。当然,这还不算每年各所大学,以及英美德法意留学生尖端人才上的投入。
战略科技研究不仅是在技术上的研究,还有对欧美等工业强国,以及对未来可能占主导地位的技术进行辨论。而且这样的课题也存在于一些大学当中。各种学术性的文章在民国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起来。
像喷气式发动机的原理,火箭技术在这个时候提出来都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想了想,叶重还是拿出笔,在几个极其重要的技术上作了加大投入的批示,其他领域便任由这些技术人才发挥了。
此时国防军战刀集团军与苏军的战斗已经进行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双方在这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停地增兵,国防军将驻扎在陕西,甘肃的两个师又2个混成旅尽数调给了新疆,国防军额外又增建了两个重炮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