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结局(2 / 9)
。
另外全面禁止日本的柔道,空手道等一切与武士道有关的武术,体育运动。日本残存不多的古籍文献纷纷被收集起来押运到北京被库存起来。大量焚毁的书籍使得日本的传承文化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
而此时的民国教育科技却蒸蒸日上。一个放在眼皮子底下缺少各种资源的农业国,除了彻底臣服在民国的压制之下,人口只有一千万出头。不可能再有任何作为。若不是叶重不愿意将日本人吸纳进民国。连本州叶重也不会给他们留下。不过这种结果对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在民国的俯视之下,日本永远都不可能建立起军队。
没有美国的插手。苏联并没有击败德军主力的能力。战争一直持续到1946年4月,苏联的血已经流得差不多了,再加上英国间谍从德国截获的情报,德国正在进行类似于民国核计划的实验。之前一直由于缺重水导致核实验的进度一再拖延。叶重也担心希特勒这个狂人搞也原子弹之后,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而去年美国高调的宣布已经成功试爆原子弹。插手欧洲战局的意图已经越来越明显。
人口不到两亿左右的苏联在战争中死了几千万人,大多数还是壮丁,无论是工业规模,还是战略纵深,资源都不及民国,苏联打了几年战,伤亡惨重,民国却一直在养精蓄锐。
由于试爆了原子弹,美国在国际上指手划脚的事也越来越多了。欧洲各国此时都已经打得筋疲力尽。
民国35年(1946年)4月13日,民国的一艘商船被德国潜艇击沉。叶重以此为借口,对德国大加指责。丘吉尔欣喜若狂,正愁着怎么把民国绑上英国的战船。德国却给他带来了机会。丘吉尔亲自写信给叶重。叶重微作权衡之后,便提出在“波斯省”阿巴斯港面谈。(将伊朗改建成的南部省份。)
5月11日,在大群龙鹰9的护卫下,一架客机降落在阿巴斯港。经过几年的建设,再加上民国有意增加在中东的军事力量,这里已经被打造成了继新加坡之后的世界第五大军港,港口出没着大大小小的战舰。空中预警机在四处巡逻,以民国此时的反潜技术,并不畏惧德国的u型潜水艇。至于水成战舰,民国的印度洋舰队更是掌控着整个印度洋的秩序。
“可惜因为欧洲战乱,一直没有机会碰面。很高兴能认识总统阁下。”英国首相丘吉尔和流亡在法国的戴高乐主动迎了上来。翻译很尽职的向叶重转叙。而斯大林则明显要站得远一点。
叶重是能说英语的,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