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东线无战事(3 / 5)
—中国。这个国家以参战为要挟,硬生生地中俄国境线推到了叶尼塞河中央水道,使俄国丧失了中西伯利亚(中国将军说地鲜卑利亚);而中东战场上。中国人在赢得了连续的胜利后却莫名其妙地转向了休整性防御,眼看土耳其就要被摧毁了,眼看黑海就要向俄国开放了,可,就是没实现!
这是什么?大饼就在眼前。可俄国人的个子矮了一点,踮起脚的时候只能用手指尖去碰到,想抓?还差一点点。(某人在重庆号上捂嘴偷笑中)
寻找板凳垫脚。就是俄国政府总理和军队总司令来拜访帝国皇妃并与东线集团军群司令官会谈的目地。
“……其实两位都很清楚远东铁路的运输能力。半年的时间,帝国国防军地大量精力花在远东铁路的秩序整顿和基本物资、后勤兵站、双方联络军官地培训上。上将先生(阿列克谢夫)知道。目前我军只有第一师的大部分到达斯模梭斯克,而代集团军群规划的部队是22个这样规模的师团,我集团军群的战略任务是一次性出击摧毁德国。在此之前,绝对不能因为一些小小的眼前利益把我军的战力和战略部署位置暴露给同盟国,那样的话,即使我们能够取得胜利,也会把德国人的注意力从西线转移到东线来。两位先生,面对德军在东线地全面全力出击。我们依靠虚弱的远东铁路补给。能够坚持多久?我不想让我起决定性作用的装甲部队在那个时候成为没有弹药、没有油料的,瘫痪的钢铁。当然,我能够理解两位先生急切的心情,在此!我只能请两位继续忍耐,俄国地对帝国地友好。必然在战争利益的分配上得到回报。荒羌地中鲜卑利亚,换来的是波兰的收复、东普鲁士的接管和加里西亚的利益、巴尔干的利益。这。不是两国政府早先协议好的吗?”
赵尔陆,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都相当的成熟,否则,关键性的东线集团军群也不会交给他指挥了。后面,还有蔡锷上将等着呢!
一番话把心痒难忍的俄国人堵得答不上一句话。人家中国将军说的可是句句在理啊!嗫嚼了半天,阿列克谢夫道:“将军,我们什么时候发起决定性的攻击?”
赵尔陆笑了笑,摊了下手道:“这就要看俄国愿意加派多少人力维护远东铁路并修筑并行公路了。22个陆军师15个空军师以及大量的直属部队,40万人,按照作战一年的物资消耗和军事装备质量来算,大约是七百万吨。目前。远东铁路的运力远远不能满足这个需求。半年时间,三百万吨物资,一个师的陆军,一个师空军和一些后勤辐重部队才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