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笙歌忆绸缪(2 / 8)
?
王事靡盬,我心伤悲。〗
庭下站立的士卒开始附和起来,大概触动了它们的心事罢。他们中有不少是中原的百姓,被征发到这个偏远的地方来服役,谁是心甘情愿的呢?每一个士卒的家里,都有老母妻儿在倚门等待着,思念跨越了多少山山水水,他们的亲人并不知道,但他们自己却非常清楚,很远很远,来的时候他们已经领略过了。
“间歌”响起的时候,连我也不由得心旌神摇,堂上堂下一唱一和,酬唱依依,宛如朋友相答,夫妻相合,说不尽的温柔敦厚之意。堂上唱《鱼丽》毕,堂下笙奏《由庚》;堂上唱《南有嘉鱼》,堂下笙奏《崇邱》;堂上唱《南山有台》,堂下笙奏《由仪》。我尤其喜欢《南山有台》这首诗,这真是善颂善祷的绝唱,“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大概只有三代的盛世,才能写出这样伟大的诗篇来罢!
当最后的《关雎》响起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我的妻子。当年我们就是在同样的乐曲声中步入青庐、合卺交欢的,那是我心中最深刻的记忆,我想起了我们在床上打闹的场景,她不过十七岁,我也不过二十一岁。那时我是何等的青春勃发,我们在床上一直疯闹了一夜,第二天早上几乎没有力气起床……
“使君,开始饮宴了。”牵召把我的思绪唤了回来,他目光惊奇地望着我。我意识到了什么,赶忙抬袖擦了擦泪珠,走到堂前,下令道:“诸君,现在自由饮宴罢,可以不拘一格,放浪形骸,兴尽而止。”于是刚才还肃穆的人群发出了喧闹声,又是奏乐,又是投壶,又是玩六博戏,总之吵吵嚷嚷。我也在牵召的簇拥下,进了大堂,开始饮宴。苍梧君赵信臣就坐在我身边,这让我们能很亲密地交谈。我询问了他一些祖上的事,得知他原来就是苍梧王赵光的后代,赵光投降汉朝之后,被封为随桃侯,爵位一直传承,王莽时代中绝。光武皇帝中兴时,他们族主率领族兵帮助汉朝重新平复了交州,又被封为苍梧君,至今已经第六代了。我称颂了一番他们家族的丰功伟绩,又谈了谈上任途中的见闻。他也礼尚往来,称颂了我的一些功绩,看起来似乎对我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甚至熟知我一系列的升迁轨迹,知道我原先是居巢县县学厮养,随后辟除为庐江郡太守府决曹史,迁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以察廉除丹阳令,迁荆州刺史治中从事,以酷暴免职,复拜为丹阳令,迁南郡太守,直到河南尹,司隶校尉,再贬交州刺史。
“久闻使君一向断案如神,任庐江太守府决曹史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