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办学(4 / 8)
我还想帮他们解决就业的问题。你看,咱们现在有车间,有设备,就是缺人,我是不是可以打个‘毕业即就业’的宣传口号?
你想啊,来读技术学校的学生都是为了尽早进入社会赚钱的,如果咱们把他们的后顾之忧也一并解决了,是不是对招生有帮助,如果相关部门看到咱们招生办学的诚意十足,是不是对咱们争取项目也有好处?”
闻言,岳姨一边笑一边点头,道,“小顾,你真是又聪明又有远见,这个想法太好了,说实在,我以前也是在教育部门工作的,我们最怕的就是办学项目后继乏力,学校开起来的时候红红火候,可没有一年半载就黄了铺,让大家对民办教育越发的没信心。你这个办法正是解决知道啊。”
顾朝晖笑了笑,继续道,“以后等我的工厂人招满了,我还可以向别的工厂输送人才,到时候恐怕别人还得求着咱们要工人呢,毕竟我以前培训的数控工人可是在同行里数一数二的。”
这样就更不愁就业前景了,岳姨也觉得这条路绝对行得通。
可只是解决了生产实习的问题还不够,这外语实习怎么办呢?
当岳老太太向顾朝晖提出来的时候,顾朝晖神秘一笑,说,“这个更不用急了,我已经和一位老朋友取得了联系,他说这件事可以帮我的忙,但是暂时没有时间,等过段日子,项目进入考察期,他肯定会赶过来给我帮忙的。”
一看顾朝晖说的如此神秘,岳老太太也不禁期待起来,到底是个什么人呢?这可不比买设备,是花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啊?看不出来,小顾还这么有人脉。
等到了考察期,这个答案自然揭晓了。
霍夫曼在接到顾朝晖的电话之后,也是异常惊喜。
他没想到对方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拥有了自己的工厂,现在更是要筹划开办职业技术学校。
其实这种校企合作,校企联营的模式在他们德国是相当成熟的。
尤其是经过前两年的政治变革,德国重新合并了,政治环境更加稳定,经济发展也更加迅猛,霍夫曼也利用自己积攒的人脉和资金,开起了自己的工厂。
而顾朝晖打来的电话邀请,正和了他的心意。
他也正考虑接收附近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但一方面资金不凑手,另一方面,他接手也需要经过政府的考察,如果能有一些办学亮点,那么接收更容易不说,还能争取到一定的扶植政策。
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