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拔苗助长(4 / 8)
怎么箍,为毛要凭白的告诉别人?
除了亲传弟子入室弟子,谁也别想知道宝贵的经验教训。
甚至连亲传弟子,也要留最后一个绝招,不考验个几十年,坚决不会传授。
这就是华夏科技的传统方式,所有前人的经验,都有个统一的名称:“不传之秘”。
胡寒珊帮助小弟子体验灵气的小手段,同样不具备开创性,修真者的家人后辈有修真的,哪个长辈没有开个小小的方便之门,让他们更快的体验什么是灵气?
谁不懂,知道什么是灵气后,再去感应,会容易万倍?
谁不是看着父母做菜后,才或淡定或惊慌的学习第一次做菜?
但这种方便之门,当然不是人人都有资格享受的,非至亲,非嫡系,想也别想。
胡寒珊的所作所为,不过是把内门弟子亲传弟子的特殊待遇,普及到了普通弟子而已,又有什么大不了的?
但这份只能算中上的修炼心法,让诸位长老重视的原因,只有一个:这是一个毫无修真经验,只接触了修真短短月余时间的人总结出来的。
这才是价值所在。
“这样的人才,为什么会不理解呢?”吴长老依然耿耿于怀,修真界最普遍的常识,胡寒珊竟然无法认同。
“你坚持人性本善,她坚持人性本恶。”正在研读《荀子》的掌门立刻理论联系实际,看出了点端倪,胡寒珊否决了人的上进心,否决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想扯一把拉一把,半卖半送,保证所有人都跟上学习进度。
“这个胡寒珊的本源小世界,看来恶人当道啊。”吴长老有些理解了,怪不得胡寒珊不理解“天行健”的道理。
修真界坚持采取放羊式教育,任由弟子们自己摸索,注重机缘,是站在“人之初,性本善”,认为弟子们会自动的刻苦学习。
而以无数题海,无数考试为基础的现代文明,其实是坚持人性本恶。
天才人才自然就会勤奋?这是不可能的!
特别是小孩子!
会偷懒,会作弊,会想要睡觉睡到自然醒……所以才有无数的考试,无数的作业,无数的老师监督,逼得学子们去学习。
某个长老不屑一顾:“善恶个p!”掌门这是看书入魔了,什么都往人性善恶上靠拢。
修真界的放羊式教育,仅仅是人性本善的角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