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拔苗助长(5 / 8)
有些事情可以做,却不可以说,长老就不信,胡寒珊会看不出如今修真界修真方式的另一个好处。
垄断。
想要谁修真就谁修真,想要谁成为筑基就谁成为筑基。
天才?从头跌打滚爬,摸着石头过河的天才,能比得上知道诀窍,从一开始就走上金光大道的庸才?
放羊式教育,可以让修真界的大能们,自自然然生生世世的保证修真家族和师门的延续。
何况,修真界更有无数秘密,不是一个菜鸟,能够意料的。
数之不尽的陷阱,等着没有名师指导的菜鸟天才们,一步步踩进去,自毁根基,被人卖了,却还人数钱。
“或许还是肤浅了。”周长老也有些惋惜,天行健,其实也包括物竞天择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该淘汰的,就要淘汰,流霞派没有资源养废柴。
“姑且看她能折腾到什么程度。”又是一个长老道。
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的争端,只是吴长老和胡寒珊不同意见体现出来的一点点小小的迹象。
吴长老和胡寒珊的矛盾,其实是两种教育方式的矛盾。
整个修真界,甚至整个华夏古文明晶壁系,采用的教育延续方式,都是同一种方式,重在“悟”。
三字经,四书五经;微言大义;一字千金……
种种说明的都是一个意思。
只传授最模糊的东西,被传授者只有不断的反复的思索,才能自以为有了更多的理解,但谁也不能确定,自己的理解就是正确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简单的标点分隔,立刻使意思产生了不同。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这种模糊的阅读理解,造成了华夏文明的璀璨,哲学思辨层出不穷。
但是,这种传授知识的方式,其实是站在“未知”的角度上。
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不知道真理到底是什么,只是站在各自的角度,去揣测未知。
庄子,墨子,韩非子,杨朱,祖冲之……这些创造华夏文明的大贤,理智的认为,他们的思想,学术,都有重大的缺陷,只是揣测未知,因此克制的没有给他们的学术标上“真理”,他们允许和鼓励其他人质疑他们,超越他们,颠覆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