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战略同盟(3 / 7)
眯眯的一团和气:“这么说我们也都算是同行了。我们起家的时候,也是做电池的。”
“没法比,和中华制造比起来,我就等于个体户。而且我最初搞电池,也是受你们启发,为电动自行车提供电池,最初的技术都是从你们那得到的。现在我们也在学你们搞研发,就是人少多了,只有十几个研究员,还要经常得到你们的技术支持。”王总客套道。
“哦?那我们可以说是一家人了!”杜桢惊喜道。众
人都笑,有着一番铺垫,渐渐拉近了彼此间的关系,大家说话也不再拘谨。
“那王总是怎么想到做汽车这行的?”广杰生好奇地问道。
“还不是你们!你们说要搞汽车,我一想,也对啊,虽然发动机、变速箱我不在行,但电池是我的强项啊!用电池来替代汽油、电机替代发动机,不就是汽车了吗?这条路可行,于是我就准备也做做看了!”王总爽快地说道。众
人又是一阵大笑。广
杰生笑道:“搞汽车还是和电池、摩托不一样,应该很难吧?”
王总、尹总都是心中一动,彼此对了一下眼神。
“难!非常难!最难的,是拿到生产资质!”尹总叹了口气,说出了面临的最大难题。
王总、李总都收敛了笑容,默然地点点头。
“的确是这样,国内实行的是许可证制度,没有生产资质,就算是生产出来了也卖不出去。我记得李总之前就曾自己研发了一款吉利豪情,似乎就是因为没有销售许可证,所以没有卖出去。”广杰生同情地说道。
李总黯然地点点头:“虽说也有这个原因,但我们当时对汽车的制造难度估计得还是太乐观了。豪情采用了红旗的底盘和奔驰的外观,但结合得不好,坐起来并不舒服,价格也太贵了,所以没卖出去。”
“汽车确实比摩托要难得多。汽车的上万个零部件,比摩托车多得多,发动机、变速箱这些每一个生产难度都很大,光是一个挡风玻璃就不是普通玻璃厂能做的,我们为了寻找合适的零部件供应商费劲了力气,也没法解决。这
些倒还好说,我们有省里的支持,虽然经历了一番波折,还是从英国引进了一条发动机生产线。中间又碰到英国人不讲信用、拖延进度、甚至撤离等问题,最后还是我们的技术员全力吃透了生产线组装要求,成功将生产线组装完成,并下线点火,解决了汽车心脏问题。
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