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皇有罪(1 / 5)
日本无条件投降的消息如同插上翅膀一样迅速传遍整个中华大地,饱受日本侵略之苦、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再也按纳不住心头的激动,纷纷奔走相告,尽情欢庆这来之不易的胜利,南京、上海、武汉、重庆、昆明、贵阳、福州等大中城市都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大街小巷里面万头攒动、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人们载歌载舞,欢庆胜利的到来;华北前线,野战军各部队的广大官兵们,按捺不住心头的狂喜,纷纷从工事里一跃而起,举枪狂呼,有的官兵甚至在阵地上燃放鞭炮,或者直接对空射击,用狂暴的弹雨来宣泄内心的喜悦。
日本政府宣布投降之后,盟军地面部队立即与日军脱离接触,进入停战状态,等待双方政府就受降事宜做出详细的安排之后,再开始接收日军的投降;日军则开始收拢溃散的军队,向交通线附近集中,准备缴械。为了协调盟国军队之间的受降行动,加快进度,以便能尽快把部队投入欧洲战场,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歇尔将军亲自飞抵南京,与孙百里就受降事宜进行了磋商。
由于中美两国军队的主战场截然不同,在受降区域的划分上没有太大的分歧:日本澳洲派遣军向美澳联军投降,南太平洋和荷属印度支那的日军单独向美军投降;中国境内和南亚次大陆上的日军单独向国军投降,日本本土的日军向中美联军投降。
第一个问题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里就被解决掉了,但是中美双方在接下来的几个问题上却发生了一些分歧!
马歇尔认为,在将日军缴械之后,应该开始着手部署审判战争罪犯的行动,并且主张将所有参与过侵略战争的将官尽可能多地绳之于法,但是却主张不追究裕仁天皇的责任,理由是为了维护日本国内局势的稳定,以便盟军能够尽快脱身,好投入欧洲战场。
马歇尔话音刚落,孙百里就轻声问道:“马歇尔将军,请问你看过裕仁天皇的《终战诏书》的内容吗?”
得到否定的答复之后,孙百里脸上露出嘲讽的笑容,沉声说道:“我可是一字不漏地看过一遍的,这篇六百多字所谓的投降《诏书》中,却始终没有出现‘投降’二字,甚至连‘战败’的字样也找不到,仅仅在标题中使用一中性词‘终战’来喻示战争结束,这种写法明显地在于美化自己、维护天皇的尊严。”
马歇尔脸上露出非常困惑的表情,奇怪地问道:“总统先生,这有什么区别呢?日本政府已经正式向盟国表示投降,这是有文件确认的,裕仁天皇的这份诏书改变不了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