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天皇有罪(2 / 5)
!再说,诏书发布的对象是日本军队和国民,跟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呀!”
孙百里摇了摇头,语重心长地说道:“马歇尔先生,我也希望事情与你所想的一样单纯,非常遗憾的是,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诏书》通篇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没有丝毫反省谴责之意,反而继续歌颂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的‘勇敢善战’、‘克已奉公’的武士道精神,并把侵略中国、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说成是为了‘自存’!更有甚者,裕仁天皇居然在诏书末尾公然昭告臣民对天皇保持‘赤诚’、‘维护国体’,‘誓必发扬国体之精华’,而且要‘子孙相传’。日本政府鼓吹的所谓国体就是的天皇制度,所谓国体之精华即是天皇统治、武士道、日照神道等日本国民的精神信仰,而天皇制度正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象征,也是日本战败投降之后赖以生存的最后精神堡垒。”
“这篇所谓的投降《诏书》折射出日本统治阶级的真实心态:规避战败责任,全力保护天皇和天皇的体制,粉饰侵略,推脱战争罪责,图谋军国主义东山再起!”
马歇尔带着难以置信的表情问道:“问题有这么严重吗?区区几百字的诏书里面能诠释出这么多内容吗?”
孙百里耐心解释道:“东西方的文化有很大的差距,将军看不透这份诏书里面的玄机一点都不奇怪,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对于这个不安分的邻居可是非常了解,自从日本列岛建立统一的国家之后,对外侵略扩张的步伐就没有停止过一天。整个日本国的历史可以归结成三部分:侵略、战败、学习经验吸取教训,然后再次侵略!究其原因,就是渗透到整个日本民族血液中的崇尚武力、穷兵黩武的武士道精神在作梗,这种精神崇尚强者、弱肉强食、优胜劣汰的价值取向,不服输不认错,只信服强者,对强者恭顺、学习,对弱者凶残、野蛮,一旦强大便以怨报德,反目不仁。如果我们不利用占领日本的机会彻底铲除武士道精神的影响,要不了多长时间,日本就会重新走上侵略的道路,那时候的日本绝对比现在我们见到的还要可怕!”
马歇尔若无其事地耸了耸肩,问道:“难道把天皇绳之于法就能消除武士道精神吗?”
孙百里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回答道:“武士道精神的核心是忠君爱国,日本天皇是所有武士效忠的对象,愿意为其献出生命。在这场战争中,裕仁天皇作为日本的最高领袖,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日本国民和军队只是追随者而已,如果发动战争的最高领袖没有受到惩罚,国民还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