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终章(8 / 10)
要求赔款之外,《北京条约》几乎就是另外一个布列斯特条约的翻版,不过与失去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和爱沙尼亚相比俄国几乎永远的失去了半个西伯利亚。
谭延闿看到的电报内容是乌拉扬诺夫指示托洛茨基尽快的在中国发动战争之前签订条约,并且要求中国将尼古拉二世一家送还俄国。这二十天的时间就是围绕尼古拉二世一家去留的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持强硬立场坚持为尼古拉二世一家提供外交避难。随着中国军队在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和阿钦斯克的活动越来越频繁,苏俄最终放弃了要求遣返尼古拉二世一家的要求,匆忙中签订了《北京条约》。
条约签订后,中华近卫军回撤到东云省省会海参崴与中国北方海军进行联合演习后乘船返回驻地天津小站。由此中国放弃了对苏俄的正面军事行动,转而扶植地方叛乱势力。不过这些叛乱势力根本不可靠,它们对中国政府心存疑虑,而中国也只是“适当”的支持,力度极为有限,这些反叛势力最终被苏俄所剿灭,由此中国和后来的苏联开始了漫长的军事、政治对峙,不过慑于中国强大的实力俄国再也没有机会收复西伯利亚和中亚被占领土。
由于巴黎和会比想象中还要“热闹”,威尔逊总统和谭延闿在八月间才在夏威夷会晤,对巴黎和会彻底失望的威尔逊总统在夏威夷和谭延闿进行了为期二十五天的会谈。可以说威尔逊和谭延闿两人都有着相似的理想主义政治理念,诸如在国联、避免战争、调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问题两人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只不过两人都站在不同的立场不同的阵营,所谓各为其主而已。
相似的政治理念使得威尔逊总统在夏威夷中美首脑会谈当中得到了极大的“恢复”,最终达成的《中美夏威夷和解备忘录》加强了中美太平洋海军安全委员会的权力和沟通渠道,两国决定共同推进世界海军强国达成海军限制性条约,两国海军信息透明化,两国军事互访、互信等方面的事宜,并且相约在威尔逊总统的任期内访问中国。
中美两国夏威夷会晤似乎一夜之间让太平洋两岸虎视眈眈的对手变成了合作伙伴,尽管这样形容并不恰当,只是谭延闿和威尔逊都认为两国在太平洋上的对峙对两国而言没有任何好处——中国彻底放弃湖南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美国则放弃三艘南达科他级战列舰的建造,做为补偿中国可以再建造两艘东云级战列舰,这样中美两国海军主力战舰实力对比相互平衡。双方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相互让步,这并不是因为两人的理想主义在作祟,而是19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