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终章(9 / 10)
14年竣工的巴拿马运河可以让美国海军缩短一万公里的航程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虽然运河并没有正式通航,但是若遇到紧急情况美国人将会毫不犹豫的启用这条运河用于军事行动。
在下一代海军主力舰建造问题上中美两国总统所达成的谅解备忘录是暂时性质的,谭延闿认为全球海军强国尚未达成统一协定之前,中国的在太平洋上的利益也许会受到英法的责难,在必要时刻中国要有维护海洋利益的力量;而威尔逊除了有同样的顾虑之外,也是出于美国巨额海军支出让国家财政吃紧的考量。在双方的顾虑下才会诞生这样一个谅解备忘录,不过中美太平洋海军安全委员会的权力大大加强,使得双方可以通过委员会渠道有权对对方的大型舰船建造进行监督,这也暴露了中国“皇帝级”舰艇的用途——两国在达成协定墨迹未干之时,美国提出对江南造船厂内正在建造的大型战舰进行调查,只要是个海军内行就可以轻易的判断它不是战列舰,因为从已经建造的船体就可以判断出它不具备战列舰那样强悍的防御能力。
令人非常遗憾的是威尔逊总统无法实现他访问中国的诺言,在结束完夏威夷中美首脑会谈之后,他便进行全国巡回演讲,希望得到民众的支持促使美国加入国联——在国联的问题上谭延闿和威尔逊所持的意见相同,但是不同的是谭延闿很清楚地认识到国联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不过两人都认为本国参与国联将会让自己的祖国走在时代的潮头引领世界发展。此时美国孤立主义盛行,威尔逊在国内的权威远不能和“独裁者”谭延闿相提并论,中国很快的便批准加入国联,而美国加入国联却受到参议院强悍的阻击,短视的美国议员让美国在国联入盟一事上犯了致命的错误,降低了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力,使得美国在随后的近二十年时间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远不如未参战的中国。不过威尔逊总统为此做了最大的努力,他在十月份的巡回演讲中中风,随后十二月份又一次严重中风,这几乎让他丧失了工作能力,同时也就无法实现前往中国访问的诺言。
做为巴黎和会的结果,《凡尔赛条约》除了种下仇恨之外什么也没有做,谭延闿对此不屑一顾。协约国严厉的惩罚了德国,光是赔款就足够让德国赔到1988年,诸如军事方面的限制更多,不过很快协约国就选择有限度的扶植德国——俄国革命已经在欧洲呈泛滥的趋势,欧洲列强开始干涉苏俄革命。
中国与苏俄和美国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外交协定签订,让所有不怀好意的人的愿望都全部落空,中国的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