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9章 “圣墓”的终结(3 / 6)
个苦涩而又非常沉重的话题。当杨朔铭用激情感觉那块神圣的土地,用多元化的思考触摸那片广袤的艺术之乡时,不禁使他记起一句俄国人的名句:“用理智难以理解俄罗斯。”
俄罗斯确实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俄罗斯人民确实是伟大的人民,他想只有让俄罗斯人民自己的诉求和实践去理解吧!怀念是为了防止悲剧重演。人们会用理智和行动告慰“伟大导师”的在天之灵。
此时,位于莫斯科红场克里姆林宫墙外侧的列宁墓的人,都无不为列宁尸体保存完好程度感到惊讶:列宁躺在位于地下3米的凭吊大厅中央,头颅和双手露在外面,在灯光的照射下(为了这次参观活动而刚刚恢复的),列宁虽然脸色灰暗,但仍然显得栩栩如生,使许多人常常产生这是否真是列宁的怀疑。惊叹之余,人们对俄罗斯高超的尸体保存技术表示钦佩。
“我们找到了一位在列宁墓工作的科学家,他透露了关于列宁尸体保存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林毓英上将说道。
“噢?”杨朔铭的眉毛微微一扬,“他都透露了些什么?”
“这位科学家名叫伊里亚?鲍里索维奇?兹巴尔斯基,是参加列宁尸体保存的主要科学家。他的父亲就曾从事过列宁尸体保护工作。1934年1月,经父亲推荐、苏联政府委员会批准,大学尚未毕业的兹巴尔斯基就被安排到列宁墓,专门从事尸体保存工作。”
“1924年1月21日,列宁在莫斯科郊外的戈尔克村去世。23日,列宁尸体便被运到莫斯科市巴维列茨基火车站,并在零下28度的严寒中转到联邦大厦,安置在圆柱大厅中。列宁逝世当天,苏共中央和苏联政府就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1000多封电报,要求永久保存列宁尸体,供人世代瞻仰。26日,苏维埃会议正式批准了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决议,决定在红场一侧建立列宁墓,永久保存列宁尸体。27日,安葬仪式在红场举行,列宁尸体被安置在一处临时墓地中。”
“由于在常温下存放时间较长,列宁尸体已出现了一些变化。脸和手出现了黑色斑点和褶皱,嘴唇、眼睑等处开始出现微小的错位,皮肤呈土灰色,耳部干瘪,整个身体和手部均出现大面积灰绿色尸斑沉着。1月26日,列宁尸体已呈现‘危机状态’,一些专家认为不立即采取措施,尸体保存计划就可能泡汤。”
“苏联政府专门委员会在对尸体进行检查后还做出这样的记录:‘……鼻头,主要是下部表面和鼻翼有轻微色素沉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