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呕心沥血图变法(3 / 4)
“周召共和”,于是下令取消周公文庙供奉的资格,改以孔子为主。但既然如此,“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仍使周公成为历史上的赫赫丰碑。
之所以尊崇这二人,首先是二人忠心不二。
这当中管仲原为齐桓公之敌,但齐桓公不计前嫌,任管仲为相,管仲也确实忠心耿耿,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鞠躬尽瘁至死。
周公亦是如此,大权在握,捧周成王于膝上登基,却从未想过取而代之。当时武王生病,周公为册文告天,愿以身相代。藏其册于金匾,内容无人得知。后来武王驾崩,太子成王年幼,其庶兄管叔、蔡叔图谋不轨,但忌惮周公,于是在列国间散布流言,说周公欺侮幼主,图谋篡位。久而久之,周成王起疑,周公为避祸辞了相位,避居东国。后来有一日,天降大雨,雷电击开金匾,成王见了册文,方辨明忠奸,诛杀了管叔、蔡叔,迎周公重归相位。
其次,是二人大气磅礴。二人为相,虽然鞠躬尽瘁,却并不拘泥于些小事情,不象诸葛亮那样事事关心,事事不放心。所以在他们二人之后,人才并未断档,国家也能够保持延续发展,不象诸葛亮那样大权独揽,“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诸葛亮病死后没几年,蜀国就亡了。
再次,是二人除了成为一代名相,更有其他的多项才能。
比如管仲,除了会做宰相,擅长者众多,在当宰相前作过将军,射过齐桓公一箭。所著一篇《管子》共24卷,85篇,内容极丰,包含道、儒、名、法、兵、阴阳等家的思想以及天文、舆地、经济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轻重》等篇,是古代典籍中不多见的经济文作,还对生产、分配、交易、消费、财政、货币等均有论述,是先秦之集大成者。
再如周公,亲自制礼乐,而且推演《易经》,擅长解梦,还写得一手漂亮好文章,武王伐纣时在商郊牧野集众誓师,誓词《牧誓》就是周公写的,其后来收入《尚书》中的《大诰》、《多士》、《无逸》、《立政》等篇,更是成为千古名篇,经久不衰。
这最后一条,正是张居正作为士大夫和儒学之士最希望达到的目标,虽然说诸葛亮也是博学多才,八卦阵、木牛流马,称为传奇,但因为是演义,多有夸大的成分,所以他并不羡慕,反而觉得还是管仲和周公更为实际,更为博采众长。
正是因为常常存有对此二人的效仿和敬畏之心,张居正才经常在这样的日子里失眠,其实他除了崇敬这二人以外,对于崇尚变法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