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9章 德国人的要求(5 / 13)
拉斯加等海约组织的成员国帮助和监督下加快了战后恢复重建的步伐。各国人民的笑脸也逐渐绽放。
而控制区的局势平稳,阿拉斯加等国也大松了一口气,这就代表着他们可以大规模抽调军队回国了。
从四月份开始,阿拉斯加的各主要将官和各方面军将防务与各驻军司令部交接完后开始逐步撤军,各回早已经定下的任区和防区。
与此同时,中国方面军,土耳其方面军,保加利亚方面军,芬兰方面军,中亚联军等各国军队也跟阿拉斯加军队一样开始逐步撤军,当然并非全撤,那些已经定好的必须留下来的军队除外,包括冯玉祥等驻军司令自然也没有回国,各国留下来的军队也有多有少,阿拉斯加当然是最多的,加上乌拉尔和北高加索军区的部队,近两百万之多。其次是中国,约有五万余人,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芬兰都有两三万人左右。其他比如哥伦比亚,瑞典、挪威、厄瓜多尔等国多则数千,少则几百,最少的北也门也留下了大约五十人,驻扎在阿塞拜疆。
另外已经正式复国,并从观察员正式转变为海约组织成员国的阿尔巴尼亚和埃塞俄比亚也派出了百余人的军队在控制区内驻军以示象征。不过在叶枫看来,那些小国在此驻军除了面子上风光外,最主要的还是想学习阿拉斯加等强国的军事理论和思想及借鉴训练方法等等,从这些国家的驻军都是采用轮换制就能看出,当然这一方面阿拉斯加并不介意,这些小国哪怕军事力量再强,也不足以挑战阿拉斯加等大国的地位,而这些国家的军事实力强,未来的军事行动当中也能提供更多的助力。
当然毫无疑问的各国军队撤回国内后,各国自然是气氛热烈,欢迎英雄凯旋回国,各国庆祝表彰活动层出不穷。
一时间,各国国内什么特级上将,元帅,大将纷纷涌现出来。甚至大部分国家还都是借鉴了阿拉斯加的作法,重新修正了原国内的军衔制度,大部分向阿拉斯加看齐,这一点其实也是有好处的,这样一来,在各国军队渗杂的控制区驻军当中,军衔趋于统一,也有利于管理和调动协调,有利于明确上下级关系。
像芬兰,虽然没有晋升元帅,该国元帅仍然只有曼纳海姆一人,这也是为了体现曼纳海姆在当初独立和此次对苏战争中无人可比的功勋,但大将却一下子了出现了五人,上将中将少将等将官更是多达近百人。包括爱沙尼亚驻军司令帕托宁也是在不久之后成为了芬兰大将,是首席大将,在芬兰军界地位仅次于曼纳海姆元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