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上海汽车风云(4 / 5)
添了汽车时髦。
本质上还是一辆t型车,连福特t型车万年不变的黑色涂装都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在美国已经是落后的车型,但在中国,人们刚进入汽车时代,没什么多要求,市面上汽车的种类寥寥,大多是昂贵的进口汽车,一款物美价廉的国产汽车正好填补了人们对汽车的渴望,也符合实业兴国鼓吹国货的社会风潮。
宋子安很聪明,在报纸上打广告,通过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时务报大公报一吹嘘,大家都以为这是国产的汽车。
宋子安取名为上海牌汽车,这个名字真没什么新意,连车标标志也是简单的“上海sh”。
“千元以下,中国人的汽车,你值得拥有!”
这宣传口号喊得响亮,武汉上海广州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市民忽然发现大街小巷上都是关于上海牌汽车的广告,广告投放力度之大,不亚于烟草广告。
上海汽车公司学习福特汽车的宣传手法,组织汽车队在全国大城市里“招摇过市”,让市民亲眼目睹国民汽车的风姿!
售价仅需1元法币,相当于大学教授的半年工资,这个价格非常具有竞争力。
当然图书馆管理员个大洋工资是买不起的,但不代表工薪阶层不想拥有一辆廉价的汽车,如果做到图书馆馆长就有能力购买一辆汽车了。
事实上,如果在上海,图书馆管理员的工资月薪已经上涨到2元了。
教师政府职员公司白领等中产阶级普遍月收入在5元以上。
我们无从比较历史上另一个面位的这些人群的生活水平怎样,但在这个面位,致公党统治区域内工商业发展迅速,创造出数千万个工作岗位,城市化进程曲线快速上升,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或者移民海外。
乐观估计,南方关税同盟区的城镇化人口比例快接近25%,相当于城市人口达到五六千万,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年代,社会居民的收入普遍增加。
而在历史的另一个面位,直到5年,人口城镇化都没超过1%!
可见这十年来,从两广到整个南方,致公党执政武汉也快走过第一个五年计划,这个国家尽管整体四分五裂,但主体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钢铁产量突破百万吨,能知道机车铁路轮船飞机大炮,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算是一个工业强国,和意大利处在伯仲之间。
当然,这种变化只有少数有心人体会得到,大部分人只是觉得日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