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中国汽车时代(2 / 7)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引进汽车制造技术,多少是因为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一战时期就制造过坦克和装甲车,在军工方面有优势。
大生汽车公司也在制造民用汽车,引进克莱斯勒汽车的气流牌汽车技术后,走的是中高档汽车路线,制造的汽车售价都在两三千元以上,受到富豪们的欢迎,销量状况相对要平淡不少。
有些秘密宋子文和宋美龄是知道的,却无法告诉弟弟宋子安,不过这样也好,上海汽车公司走民用路线,正好让宋子文减少来自政敌的攻击。
“三姐,别看上海牌汽车销售不错,很受市场欢迎,但我们基本上没赚钱,都是靠贷款和前提投资在支撑。”
宋子安提起汽车 公司的情况,他又抱怨道,抱怨完,脸上却一点不着急,反而有些自信。
“如果缺钱的话,姐的报业集团能借给你。”宋美龄慷慨道。
“不,这倒不用,资金问题不是主要的,限制汽车厂发展的是市场环境,准确滴说是道路问题。”
宋子安说到这里,看了看姐姐一眼,三姐虽然辞职了,但在武汉政府的影响力,一点不比当总理的大哥差,甚至还要强些,如果三姐出面,政府出台鼓励汽车发展的政策或许会容易很多。
“我在美国考察时,美国大城市都修建高速公路,公路四通八达,但是上海呢——公路交通未必能比得上新唐山,也就江湾到宝山新港工业区一带好些。”
宋子安道。
“你的意思是……”宋美龄大概明白弟弟的心思,宋美龄心里想道,宋子安投身汽车工业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在大生集团和宋家把汽车公司设立在上海,他们本身是上海本地的大企业,也是因为看中了上海汽车市场潜力巨大。
“公路方面不用你操心,美华银行交通银行和政府已经有所准备,投资力度不亚于当年投资铁路。”宋美龄笑道。
“姐,原来你早有准备,害我猫捉老鼠白操心。”
宋子安抱怨道,一脸好奇,追着宋美龄打听关于公路的事。
……
小嘉道理和沙逊第二次见面,落实了合作开发江湾二期项目的协议,美华银行给沙逊公司贷了一笔款。
完事后,小嘉道理问沙逊要不要投资高速公路,上海市政府要建高速公路,给高速公路公司诸多政策优惠,原则是谁投资谁受益,拥有优先开发沿线土地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