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何种立场(上)(5 / 6)
起来。
首先不淡定的是足利义昭。虽然曾经和信长有过一段蜜月,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感激的心情已经渐渐消逝,取而代之的是对信长屡次逼迫他的愤恨。而且信长确实有些不厚道了,前年和去年的两份殿中御掟书,差不多完全剥夺了义昭作为将军的权力……或许,信长根本就没考虑过义昭的感受。而想到这一点,义昭肯定会更加恼怒吧!
义昭的御料地,基本只有山城一国,另外加上丹波的一部分,但是他在畿内有相当大的号召力。如果是前一段时间,义昭大概很难鼓动这些习惯于投靠强者的豪族,但是现在,信长在长岛的家门口吃了败战,于是墙头草们免不了产生了疑虑:织田弹正是否会一蹶不振?公方大人是否会趁机掌握畿内呢?
也难怪他们会犹疑。几十年来,畿内变幻大王旗,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以前的细川高国、大内义兴、三好长庆等,得势时无不是炙手可热,可是往往一场大败,就能让他们在畿内的势力烟消云散。
而且,看如今畿内各分国内的势力对比,很难说织田信长和足利义昭谁占有优势。山城国是义昭的御料所,却有塙直政、村井贞胜两个织田家的人担任郡代;河内国两个守护中,三好义继是义昭的妹婿,畠山昭高是信长的妹婿,还有个最近投靠信长的细川昭元,一旦发生冲突,如何站队、谁胜谁负很难预料;摄津国内,有彻底投靠信长的和田惟政,也有居心叵测的池田家,而且池田家中,池田知正和荒木村重谁说了算还是个问题;丹波国大致支持义昭,南近江却是信长的;至于大和国,松永久秀无疑比筒井家强大一些,可是,有谁知道那老家伙在想什么吗?还有纪伊国,那几乎是三不管地带。
能够看清形势的人,已经不算很多;能进一步判断走势的人,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
六月中旬的一天,有一支小型船队到达了洲本城,打的是安宅家的旗号。我传见时,却发现是三重郡过来的人,而且资格极老——是我最早遇见川并众时,负责接待我的渡边正次。
他正帮着前野长康巡察伊势湾,工作上的事情根本来不到我这里,除非是另有要事禀报。可是,他现在也是领地好几百石的人了,而且身负职责,怎么会担当信使?这让我十分纳闷。
没想到他一见面就跪下了:“主公,三重城发生了大事,请尽快回去处理!”
“是什么事情?谁的事情?”我连忙问道,心里有了一点不祥的预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