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四章:勘合贸易(一)(2 / 5)
后自个被干掉);应仁之乱后,管领细川家把持了政权,以堺町为据点展开对明贸易,因此带来了堺町的百年繁荣,细川家也保持了数十年的繁盛(如果不是内乱……)。
同样因为对明贸易而繁盛的,还有九州的大内家。大内家原本以对朝贸易为主(大内家自称朝鲜百济王之后裔),但是看到足利义满从大明获得了巨大利润,于是仰仗地利之便,以博多为据点和大明交通,抢占中枢的贸易份额。虽然足利义满因此而讨伐大内家,并且在1399年的“应永之乱”中干掉了大内义弘,大内家却依然故我,并且一直保持着九州甚至西国第一大名的地位。直到陶隆房干掉大内义隆,扶持大内晴英(大友义镇的弟弟),明廷以晴英非大内家正统为由,断绝了两家的勘合贸易,大内家才衰落下去(当然内乱本身也是原因之一),最终被毛利家灭亡。
到了现在,日明间的贸易主要被葡萄牙商人把持,而日本国内则因为大内正统和细川宗家相继灭亡,再也没有大名拥有勘合贸易资格,取而代之的是和江南民间的走私贸易。其中,最大的走私者就是九州的大友家。他们目前控制的博多港,是日本对明贸易的第一大港口。通过这个港口,他们向大明输出大量白银和部分原铜,进口大量生丝和永乐钱,以此获得了大量的利润,一度控制九州三分之二的地盘。
而我突然兴起建造远洋贸易船的心思,也正是看见了大友简妮特之后。因为她,我想起了目前主导九州对明贸易的大友家,也想起了信长覆灭足利幕府后,日本与大明之间未来的贸易事务。
我的打算,是首先跟随大友家进行几趟走私贸易(知道为什么第一艘船叫做简妮特公主号了么?),逐步建立起自己的远洋航线;待信长覆灭幕府之后,就以他的名义向大明朝贡,拿到勘合贸易的资格。
至于说这件事关系到大明的国势,也并非夸大其词。这要从明朝独特的货币本位制度说起,由于朱元璋废除了铜钱的流通,所以明朝是以大明宝钞为本位货币的。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完整的货币储备金理论,所以纸币渐渐开始贬值,终于转变为银本位制度。而明朝自己的产银量极少,自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开矿采银的百余年间,白银年产量一直徘徊在10万两左右,根据《明史·食货志·坑治》的记载,给事中程绍工、杨应文言:“嘉靖二十五年七月命采矿,自十月至三十六年,委员四十余,防兵千一百八十人,约费三万余金,得矿银二万八千五百,得不偿失。”所以,大明所流通的白银,基本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