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聊电影(下)(3 / 5)
都像差了一点劲道,不够到位。
2014年照样有许多新导演杀出重围,有的完成了他们的第一部长片,有的在艰困的环境中持续创作。真正比较精彩的大概只有《回光奏鸣曲》《寒蝉效应》与《KANO》这三部,而它们正好展现了小、中、大截然不同的制片规模。
如果不特别强调这是导演钱翔的第一部长片,乍看《回光奏鸣曲》可能会猜测导演是个女性。这是一部台湾少数以中年妇女作为主角的电影,由摄影师转导演的钱翔并不沉溺于每个镜头的美丽精致,反而有点像回归并延续新电影的传统,用时间换取情绪,从写实主义出发,点缀些许魔幻的力量,直捣女主角幽微复杂的内心世界。不否认本片令人想起蔡明亮,不过比起蔡导现今的老僧入定,钱翔显然还是比较入世的,尤其是结尾处理上可预期的斧凿痕迹。陈湘琪几乎是一个人撑住全片的情绪与节奏,难度高且分量吃重,完全展现演技实力,“金马”封后赢得一点也不侥幸。
魏德圣监制、马志翔导演的《KANO》,描写1931年嘉农棒球队为台湾首度打入日本甲子园决赛的故事,它有着重建历史背景的考验,骨子里包藏着的则是所有运动励志片型应有的高潮迭起、撼动人心。不过,《KANO》在人物刻画上的戮力与着墨,似乎缺乏细节的付之阙如,光看近藤兵太郎在电影里的诠释我们只知道他的执念,完全不清楚那背后真正动人的缘由。以三小时的片长来叙事,激情过后,其实很多东西是力有未逮的(还包括许多人早已指出的特效)。
《寒蝉效应》则挑战另一个丝毫不讨喜的题材,郭采洁饰演的大学新鲜人,被戴立忍饰演的音乐系教授性侵害,带来校园内外的一阵风暴。王维民也是跟随杨德昌的子弟兵之一,他将这个有可能陷入刻板印象的题材驾驭得颇具水平,尤其后半段集中于几个女性间复杂情欲、权力关系的法庭戏码,至少维持住高潮迭起的戏剧张力,成就了台湾电影少见的社会写实议题。
其他几部新导演的作品则都还不够成熟。《加油男孩》看得出是糖厂出钱拍的植入性营销电影,也有迹可寻受到《海角七号》的影响,可惜音乐性不足,人物内在的冲突又过于牵强。
《原来你还在》谈的是有关人与信仰之间的两难,描写假喇嘛介入一对丧子的怨偶家庭之间,最后各自获得救赎的故事,题材深具特殊性,结果拍出的精神与情感力量都很有限,可惜了陆奕静与黄河两位演员的卖力演出。
李鼎的《到不了的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