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终战之歌(12 / 21)
DFS228采用了一种十分新奇有趣的飞行方式:它先被安装在道尼尔(Dornier)Do217型轰炸机上形成背负式联体机(还有一种备选方案是将DFS228当成滑翔机由Do217型轰炸机牵引飞行),一同飞到10,000米(32,808英尺)高空后,DFS228的火箭发动机将点火并脱离Do217型轰炸机,依靠其提供的推进力爬升到23,000米至25,000米(75,460英尺至82,021英尺)的高空。此后,DFS228将保持在此高度飞行到侦察目标上空后进行拍照,待任务完成燃料耗尽时,开始进行远距离滑翔飞行,返回基地。
DFS228最为独特之处在于采用了一套爆炸脱离式逃生装置。万一在高空飞行中突发紧急事故,飞行员可以引爆增压舱与机身相连处的4个爆炸性螺栓,使整个机头增压舱(包含所有维持飞行员生命的系统)与机身脱离。另外,在增压舱内压力下降至一个预设的最低值时,4个爆炸性螺栓也会自动发生爆炸,让增压舱脱离。(请注意机头与机身的接缝)脱离后,增压舱会自动放出一个降落伞,减缓下降速度并增加平稳性。在下降至安全高度后,压缩气体将把飞行员推出舱外,飞行员随即打开自己随身的降落伞,最终安全着陆。在战后,苏联曾经对缴获的DFS346火箭动力试验机上类似的逃生装置进行了成功的测试,并对其大加赞赏。
DFS打算将计划分为3步走:
1)研制并测试增压座舱,以便解决飞行员能在高空状态下飞行并在紧急情况下逃生的问题;
2)进一步寻找出适合超音速飞行时的机翼后掠角度,DFS此时已经获得了亨克尔(Heinkel)P-1068设计方案,从中获取了多种有关后掠翼的资料数据;
3)结合以上两部分的研究成果,切实地研制出一种超音速飞机,计划命名为“DFS346”。
真正致命的大问题出在发动机上。沃尔特HWK509A-1或HWK509A-2型火箭发动机仅仅只能维持很短的飞行时间,而且在极端高空和极低气温的情况下,火箭发动机的真空管会出现冻结现象。当然,德国人一直在继续开发新型火箭发动机,也许很快就会拥有以甲醇和氧气作为燃料的加热系统,能够在低温状态下稳定地工作。那样地话,DFS228的研制工作就会出现突破性进展,DFS的原先的“3步走”计划也许就能顺利地向第2步和第3步发展。但随着第三帝国的覆灭,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