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结局一(2)(3 / 7)
源器,所以我们质量上一定要过关,笔记本本来寿命就不长,我们做的配置器寿命必须比笔记本的寿命长。笔记本电脑是华光的核心产业之一,只要我们做的好,今后单子会源源不断,而且数量会越来越大。所以大家放心去做,只要你们能保证产品质量,我就能保证大家今后永远有活干。”
严然明的问题就两个,一是工人的素质和熟练程度,在座的人包括严然明自己都是小手工作坊起家的,对农民工难管难训练,还有流动性强这些特点深有体会,所以中国历史上爆发过那么多次农民起义,没一次成功的。农民工在入厂后,最初的瑟缩勤勉阶段过去后,马上进入懒散期,粗心大意,消极怠工,不听指挥,容易彼此斗殴,容易出工伤。凤霖表亲们做五金件压铸的比较多,每个厂子一年都要发生几起手指伤残事故。电源适配器最容易出的问题就是焊接不好,漏电,严然明可不希望谁被电死。
严然明说自己会从北京派技师来做培训,最低限度要把厂里这些大师傅们培训及格。
第二个问题是规模不够,几家亲戚的厂子同时开工都满足不了严然明的需要。于是大表姐夫赶紧推荐了自己妹妹妹夫的厂子,二表姐夫推荐自己麻将搭子的厂子......
独有三姐夫问严然明是不是可以去租个厂子。这里的工厂都是给上游企业做单的,一旦跟上游企业失去良好关系或者上游企业不行了,工厂就难以为继,即使曾经十分风光,一年纯盈利上百万的厂子,也说歇业就歇业。三表姐夫看上了同村一家兄弟的闲置的厂房,那家两兄弟开始是合股办厂,发财后,两兄弟为了利益分成吵了个天翻地覆翻,于是厂子一分为二,各干各的。其中一个兄弟很有本事,活吃得足足的,现在一年能挣几百万,另一个兄弟失去的全部业务,现在厂房关门落锁。那厂房造得很有规模,三表姐夫垂涎已久,一直想买过来,但是又没那么多的业务量。
严然明最喜欢企业膨胀,听三姐夫一说情况,马上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赞他的头脑灵活,有想法:“好,把它租下来,买下也行......但是你能管得过来吗?”
三姐夫认为他一人至少能管三个厂,反正都是同村的,骑个电瓶车从村这头到那头也就10分钟。
凤霖笑:“那你就要少打好多麻将了。”
当天晚上凤霖一家宿在二表姐家,第二天,严然明又去看了一圈昨晚上大家推荐的几个厂子,包括那个三姐夫想买的。严然明算算差不多够了,于是就把活初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