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结局一(2)(4 / 7)
派了一下。严然明是天生的效率家,马上把电源器拆成几个部件,因地制宜的分给几个厂生产,然后再在一个厂里组装,这样就能降低工艺复杂性,让农民工更容易适应,从而提高质量和生产效率。这些厂子都在一个村里,部件运输方便,虽然跟生产流水线不能比,但是地理优势还是很明显的。
严然明说下周就从北京派人做工人培训和各种生产细节指导,两周后就开始生产。严然明发现这几家人都有能力垫资,并且因为这层亲戚关系在,也非常乐意垫资,心里十分高兴。
严然明背后对凤霖说:“凤霖,你们家里人真不错,帮了我大忙。公司起始阶段,最难的两件事,1.资金缺乏,2.找不到可信赖的加工企业。这两点,家里人都帮我们解决了,如果我真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我不会忘记他们的。”
凤霖晕:“可是家里人都把你当大财神啊,连亲戚的亲戚,亲戚的麻友都跟着沾光。现在我的感觉是,我一人得道,全家都跟着鸡犬升天啦。”
严然明笑抽了:“你的意思是你跟了我这个瘪三,全家亲戚都一起跟着吃残羹冷炙么。”
凤霖知道对严然明来说,倒也是实话,不由的叹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第二天早晨起来,凤霖爸带严然明去看家里赔偿的那块地,凤霖爸过去的那个工厂终于拆迁了,赔了一块工业用地,地段非常不错,离开市区不到半小时,而且政府把那片划成了新技术开发区,在那办厂可以享受种种政策性优惠。凤霖爸正计划着再造几幢厂房,然后出租。
严然明赶到那里一看,还是整大片的荒地,长满杂草。严然明十分满意:“就在这里建厂吧,打听一下周围的地块有没有要卖的,全部买下来......”
凤霖愕然:“全部买下,再做基建......你当你有多少钱?”
严然明一笑:“先贷款吧。放心,只要能上规模,钱不会是个问题的,有的是人愿意投资。”如果有自己的工厂,就可以生产一些较为精密的产品了,严然明眼前似乎出现了像青岛一样的巨型生产车间,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当然离那个层次还太遥远,非常遥远......
凤霖爸说:“没事,我先去办抵押贷款,把家里全部的房产、地皮都抵掉,一面打听着继续买地,一面把厂房给你们建起来。”
严然明很感动:“谢谢爸爸鼎力支持。”
凤霖爸看了严然明一眼,心想:我就这么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