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沉冤(3 / 5)
,昏聩失智,回魂时认罪状业已具备,荒谬可笑……”
看这格式,凿刻之人像是将这白骨当成了陈冤状的白纸在用。
暗沉处认字伤眼,他身体又不好,江秋萍体贴道:“大人,这些文书衙门都拓印过了,稍后我们回衙门调取来看就是,你看看大概情况即可。”
李意阑想想也是,于是站了起来,指着白骨和另外四副棺材问道:“先生,这五具尸骨上的刻字,是不是出自同一个人之手?”
江秋萍跟寄声换了下站位,说:“不是。这五具白骨上有四种刻字风格,其中两具因死者生前不会书写,骸骨上刻的便是线装书本体,剩下三具的笔迹经过衙门的比对,跟死者生前的字迹如出一辙。由此不难推断,背后策划之人心思缜密,极力在营造是阴魂在作祟的氛围。”
李意阑点了点头,接着让吴、张二人将剩下四副棺材打开,然后发现字迹虽然不同,但五具白骨有一个更明显的共同点,所有白骨身上的铭文末尾那句话,内容俨然一模一样。
“吾辈含恨而去,报怨而来,此恨悠悠,地狱难容,此冤不平,不归太清——冤死鬼谒上。”
夜里抓瞎,诸多细节都观察不到,李意阑看了看白骨的基本情况,很快就打道回府了,走之前他交代义庄那位老丈,明日上午衙门会派人来将骸骨拉到衙门去,让他有个准备。
回去的路上,照样是寄声在外头赶马,车帘子没关,他竖着耳朵不务正业地偷听得很欢。
吴金等三人和李意阑挤在车厢里,继续共享他们提前过来搜查到的线索。
李意阑听过任阳风筝节评书,衙门的记录跟说书人的版本在趣味上差之千里,但细节却丰富得多。
吴金说:“这具白骨生前名叫周柱良,是任阳的一名屠夫,也是杀人犯。县里调来的卷宗上写的是,七年前的夏初,他用掏猪喉的铁钩捅穿了当时担任任阳通判的赵温的三儿子赵建安的咽喉,被判了秋后问斩。”
“他的尸体上刻的,却跟卷宗是反着来的。白骨上写是赵建安那晚喝了花酒,在路上看见他妹妹周蕊,起了歹意一路尾随到了家里,好在他回来的及时,他与赵建安扭打间撞掉了挂在墙上的铁钩,赵建安自己跌上去被划死了。”
寄声自作聪明地插入道:“照这么说来,那装神弄鬼的肯定是他妹妹,她有动机。”
江秋萍摇头说:“没这么简单,如今这五桩诡案绑在了一处,无论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