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975【千古一问】(1 / 4)
这一刻姜晦终于切身体会到当世名将的凌厉和凶狠。
设身处地一想,姜晦觉得陆沉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如果直接否认,陆沉便能掌握谈话的主动,接下来无论许佐提出任何要求,他都可以毫无顾忌地推脱,没有任何心理压力,也无需背负一道道无形中的束缚和枷锁。
因为许佐不是普通人,他是能够代表宫里和朝廷的中书右相,他的表态足以让陆沉拥有对抗世间非议的底气。
简而言之,许佐否认那些传言等于认证陆沉是一位真正的忠臣。
既然是忠臣,当然可以拒绝乱命。
反之,若许佐承认他也怀疑陆沉有不臣之心,那么陆沉不反也得反。
在姜晦紧张的等待中,陆沉坦然道:“如果没有太后和朝廷在后方始终如一的支持,我和边军将士很难取得如今的胜果。”
}!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这一幕看得姜晦懵懵懂懂,好像之前几乎摆在明面上的争锋没有发生过,那令他几乎窒息的氛围只是幻象,他的座师和对面年轻的郡王相谈甚欢,宁太后的要求也相继得到落实,这一切进行得无比顺利。
许佐凝望着陆沉的双眼,真心实意地说道:“郡王是明理之人。”
这句话妙就妙在没有回避陆沉的问题,只是巧妙地转换了视角,把问题的核心从陆沉是否对朝廷忠诚,变成朝廷如何对待陆沉。
他没想到自己的座师居然会做到这一步。
两人相视而笑。
“郡王见谅。”
“许相,姜修撰。”
陆沉笑了笑,从容地岔开话题:“许相此番亲自北上,想必太后有不少叮嘱,还请明言。”
姜晦微微一怔。
陆沉脸上泛起一抹浅淡的笑意,道:“原则上我不反对,但是临江侯陈澜钰另有重任。许相不知,前段时间我已上奏太后,于青州境内、渭州和灵州交界处各设一座大营,分别由陈澜钰和范文定坐镇,这等要职交给别人我不放心。不过这既然是太后的旨意,我总不能直言拒绝,不如这样,让张旭代替陈澜钰,与我等共掌河洛防务,许相意下如何?”
要知道在先帝驾崩之前,陆沉的权势和名望虽然无法和现在相比,但是在江北已经拥有很大的影响力,欠缺的只是各级官府的实际支持,确切来说只要江南朝廷掐住后勤,陆沉麾下的十余万边军就会寸步难行。
三人随即起身向外走去。
短暂的沉寂之后,许佐面无惧色地迎着陆沉的注视,坦然道:“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原因很简单,连许佐这样顾全大局的宰相都这样想,朝中其他重臣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